个人简介
从2004年到2014年在郑州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和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完成了本硕博的求学生涯;自2014年7月到2021年8月在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信息管理系完成了第一份教职工作(通过了首聘期和非升即走两项要求);双一流大潮中(比如学科调整和异地校区建设),离开南京,从2021年9月至今在苏州大学社会学院任教…… 读硕期间,开始接触文献计量学的相关知识;读博期间,较为系统学习了科学计量学的理论方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毕业论文围绕“科学知识图谱”做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将“科学知识图谱扩展至更为全面的“可视化分析”层次;自工作以来,将之前的研究扩展至“科学计量与社会计算”视野,在研究问题、研究数据和研究方法与工具方面做了系统化的改造与提升,具体以科学界的社会问题(比如中国科技成果现金奖励政策、科研用户论文浏览与下载行为)为出发点,采集科技文献的元数据和全文本数据、科学基金元数据和科技政策全文本数据等,运用统计分析、引文分析、复杂网络分析、文本挖掘和深度访谈法,采用Python、R语言、复杂网络分析软件和科学知识图谱软件工具,以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探究数据背后的个人因素、组织因素和社会因素,从而为行业从业人员和管理者的决策提供依据和建议。基于以上研究路线,立足“国际前沿问题与具有国际视野的国内热点问题”相结合的研究理念,坚持国际论文与国内论文发表相结合的发文方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工作之后的转变之一就是教学育人方面的投入。课堂教学方面,坚持“国际教材与国内教材,国际课程与国内课程,科学研究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授课宗旨,以一到两本教材为核心授课资料,并将国内外新兴的教学内容和本学科前沿的研究成果融入到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当中。培养学生方面,坚持学生自主、教师辅助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独立精神和胜任即将从事工作所需要的技能。 积极参与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比如参与学科方向主流的ISSI、ASIS&T、全国情报学年会和全国科学计量学与科教评价研讨会等)以及团队合作(国内王曰芬、章成志、舒非和周毅教授团队、国外Vincent Larivière和Cassidy Sugimoto团队)。 目前担任的社会和学术职务:(1)全国科学计量学与信息计量学专业委员会委员;(2)《Data Science and Informetrics》期刊工作委员会委员(第一届,2025年7月-2030年7月);(3)SCI/SSCI期刊《Scientometrics》《Information Processing & Management》《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 Social Change》《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Communications》(Nature子刊)和《Library Hi Tech》等审稿人;(4)CSSCI期刊《图书情报知识》和《信息资源管理学报》等审稿人;(5)ESI&CSCD期刊《Journal of Data and Information Science》审稿人。
研究领域
(1)研究方向:科学计量学,计算社会科学,数据分析与可视化; (2)具体内容:主要以科学领域的社会问题(比如中国科研现金奖励政策和高校非升即走政策)为出发点,采集国内外学术文献题录、全文本、使用数据与Altmetrics数据、科学基金数据和科技政策文本数据等,运用统计分析、引文分析、复杂网络分析、文本挖掘、可视化分析和深度访谈法,以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探究数据和网络背后的个人因素、组织因素和社会因素,从而为管理者的决策提供依据和建议。 (3)目前关注及未来潜在的研究方向:科学生态系统的运作特征及背后机制的量化,因为社会各界不断开放科学文献的上下游数据(比如科技政策、科学基金、科学家、科学分工、论文评审和社交媒体等)且分析指标与工具的发展相对比较成熟,选取有价值的社会问题并将不同环节的数据进行关联与分析能够得出一定的结果,难点在于如何将流程化的数据与场景化的问题进行耦合(可能会涉及科学生态系统理论,选取的指标能在多大程度上表征和解决选题的具体问题等);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GenAI)对已有研究方向的赋能边界(整体角色是Co-pilot,在遵守基本伦理规范的前提下探索其在研究问题发现、文献综述、语言润色、代码增强、指标计算和图表生成与解读等具体环节的边界);复杂科学与系统科学对已有研究方向的支撑(尤其是复杂网络方面的最新进展如何嵌入到当前研究,比如超网络、时序网络、异构与多层网络融合等)。 (4)目前运用及未来潜在的研究范式:目前的主要研究范式是基于数据的探索性研究(收集数据、指标计算、数据挖掘、发现特征规律、对话理论做出诠释、提出后续有待验证的命题),上述研究范式存在研究结果难以验证的问题。因此,考虑引入基于数据的验证性研究(理论诠释、假设演绎、使用因果模型/实验来做验证),即将二者结合,开展基于数据先探索后验证的综合研究。此外,在基于数据先探索后验证的综合研究基础上引入科学研究第五范式(AI for Science,科学智能与机器猜想的结合)。
开授课程
-
1、《多媒体技术》,本科生,36学时(2学分)
-
2、《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本科生,48学时(3学分)
-
3、《信息计量学》,本科生,36学时(2学分)
-
4、《数据治理与大数据分析》,信息资源管理硕士;图书情报硕士,36学时(2学分)
-
5、《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信息资源管理硕士;图书情报硕士,48学时(3学分)
科研项目
-
1、《全文计量分析视角下学科交叉的多元体系化测度研究》,2022-2025,2022,陈必坤,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苏州大学,22BTQ098
-
2、《学科结构与演化的可视化分析理论框架及应用研究》,2015-2020,2015,陈必坤,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南京理工大学,15CTQ035
-
3、《面向知识创新服务的数据科学理论与方法研究》,2016-,2016,王曰芬,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南京理工大学
-
4、《大数据环境下社会舆情与决策支持方法体系研究》,2014-2020,2014,王曰芬,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南京理工大学
-
5、《基于科研众包模式的公众科学项目运作与管理机制研究》,2017-,2017,赵宇翔,国家自科基金面上项目,南京理工大学
-
6、《基于深度学习的学术全文本知识图谱构建及检索研究》,2019-,2019,沈思,国家自科基金面上项目,南京理工大学
-
7、《基于学术文献全文内容的细粒度算法实体抽取与评估研究》,2020-,2020,章成志,国家自科基金面上项目,南京理工大学
-
8、《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开放数据的价值共创机制及实现模式研究》,2020-,2020,赵宇翔,国家自科基金面上项目,南京理工大学
-
9、《基于被引科学知识突变的突破性创新动态识别及其形成机理研究》,2015-2018,2015,张金柱,国家自科基金青年项目,南京理工大学
-
10、《结合情境数据的替代计量指标多元化内涵识别与表征研究》,2018-,2018,余厚强,国家自科基金青年项目,南京理工大学
-
11、《人工智能领域研究前沿探测与决策支持》,2018-2019,2018,王曰芬,国家自科基金应急管理项目,南京理工大学
-
12、《领域分析视角下的科技词汇语义挖掘与知识演化研究》,2016-2020,2016,陈果,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南京理工大学
-
13、《融合多源异构数据的图书精准画像构建研究》,2019-,2019,周清清,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南京师范大学
论文
-
1、Exploring Lingu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Highly Browsed and Downloaded Academic Articles,Scientometrics,SCI/SSCI,2020,Bikun Chen★,Dannan Deng,Zhouyan Zhong, Chengzhi Zhang,122(3): 1769-1790.
-
2、Usage Pattern Comparison of the Same Scholarly Articles Between Web of Science (WoS) and Springer,Scientometrics,SCI/SSCI,2018,Bikun Chen★,115(1): 519-537.
-
3、Appling Author Co-citation Analysis to User Interaction Analysis: a Case Study on Instant Messaging Groups,Scientometrics,SCI/SSCI,2014,Rongying Zhao,Bikun Chen★,101(02): 985-997.
-
4、Study on Enterprise Knowledge Sharing in ESN Perspective: a Chinese Case Study,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SSCI,2013,Rongying Zhao,Bikun Chen★,17(03): 416-434.
-
5、Publish or Impoverish: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Monetary Reward System of Science in China (1999-2016),Aslib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SSCI(ESI高被引),2017,Wei Quan,Bikun Chen,Fei Shu★,69(5): 486-502.
-
6、The Role of Web of Science Publications in China's Tenure System,Scientometrics,SCI/SSCI,2020,Fei Shu★,Wei Quan,Bikun Chen,122(3): 1683-1695.
-
7、Measuring Book Impact Based on the Multi-Granularity Online Review Mining,Scientometrics,SCI/SSCI,2016,Qingqing Zhou,Chengzhi Zhang★,Star X. Zhao, Bikun Chen,122(3): 1683-1695.
-
8、基于文本量化分析的我国公共数据治理政策发展研究,情报学报,CSSCI,2023,周毅,陈必坤★,马江华, 孙金洲, 沈佳俊,42(4): 436-452.
-
9、基金项目学部分部的交叉网络分析——以美国NSF数据中AI领域为例,情报学报,CSSCI,2022,杨洁,王曰芬★,陈必坤, 恢光平,41(9): 945-955.,3
-
10、基于Usage Metrics的中文学术论文用户平台偏好和兴趣偏好比较研究,中国图书馆学报,CSSCI,2018,陈必坤★,周慧娴,钟周燕, 王曰芬,44(6): 90-104.
-
11、基于实时交互网络的企业知识共享案例分析,情报学报,CSSCI,2012,赵蓉英,陈必坤★,31(11): 1210-1222.
-
12、基于科学建模的学科交叉测度研究综述,图书情报工作,CSSCI,2022,陈必坤★,刘钰馨,白宽, 王诗琴, 王曰芬,66(18): 126-139.
-
13、国内外学科结构与演化可视化的研究综述,图书情报知识,CSSCI,2016,陈必坤★,詹长静,王曰芬,(06): 69-79.
-
14、学科结构与演化可视化分析的内容研究,图书情报工作,CSSCI,2016,陈必坤★,王曰芬,60(21): 87-95.
-
15、学科知识可视化分析的理论研究,情报理论与实践,CSSCI,2015,陈必坤★,赵蓉英,38(11): 23-29.
-
16、国家基金项目视角下“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结构的可视化分析,情报杂志,CSSCI,2017,陈必坤★,詹长静,36(7):105-110.
-
17、大数据时代社会舆情分析与决策支持研究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情报科学,CSSCI,2016,陈必坤,王曰芬★,廖海涵,34(10): 8-14.
-
18、高下载中文学术论文的语言学特征研究,图书馆论坛,CSSCI,2021,陈必坤★,程孟夏,钟周燕, 章成志,41(3): 21-30.
-
19、Mapping the Interdisciplinarity of the Arts, 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by Paper-level Classifications of Science,Proceedings of ISSI 2021,EI,2021,Bikun Chen★,Shiqin Wang,Yuxin Liu, Mengxia Cheng
-
20、Exploring Lingu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Highly Browsed and Downloaded Academic Articles,Proceedings of ISSI 2019,EI,2019,Bikun Chen★,Dannan Deng,Zhouyan Zhong, Chao Ye, Chengzhi Zhang
-
21、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Based on Paper-level Classifications of Science- A Preliminary Case Study of Chinese Journals,Proceedings of ISSI 2019,EI,2019,Bikun Chen★,Mengxia Cheng,Peiyao Li, Yuefen Wang
-
22、Usage Pattern Analysis of Academic Articles from Two Chinese Journals,Proceedings of ISSI 2017,EI,2017,Bikun Chen★,Zhouyan Zhong,Changjing Zhan
-
23、Character Interaction Network Analysis of Chinese Literary Work- A Preliminary Study,Proceedings of ASIST’2016,EI,2016,Bikun Chen★,Yuefen Wang
-
24、Character Interaction Network Analysis of the Literary Fiction “Journey to the West Prequel”,Wuhan Daxue Xuebao (Xinxi Kexue Ban),EI,2016,Bikun Chen★,Ya Xing,41(SUPPL.1): 296-300.
-
25、复杂网络分析视角下高校自主设置交叉学科的交叉特征研究,图书情报工作,CSSCI,2025(In Press),陈必坤,杨怡然,周毅★
-
26、国家社科基金跨学科申请视角下的学科交叉测度研究,现代情报,CSSCI,2025(In Press),王箬祺,陈必坤★
-
27、A Comparative Study of Neural Sinkhorn Topic Model Based on Different Word Embedding,Data Science and Informetrics,Scopus,2024,Fenggao Niu★,Sijia Wang,Bikun Chen,4(1): 12-20.,3
-
28、基于ChatGPT的多视角学术论文实体识别:性能测评与可用性研究,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CSSCI,2023,张颖怡,章成志★,周毅, 陈必坤,7(9): 12-24.,4
科技成果
软件著作
-
1、学科结构与演化的可视化分析理论框架及应用研究,2023,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独著)
-
2、数据驱动的知识服务体系与方法,2019,科学出版社(二作)
-
3、科学计量学,2016,科学出版社(参与)
专利
荣誉及奖励
-
1、江苏省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南京理工大学,王曰芬、陈必坤、关鹏,2020,省部级,一等奖
-
2、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武汉大学,陈必坤,2013,省部级,一等奖
-
3、2025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优秀指导教师,苏州大学,陈必坤,2025年6月,校级
招生信息
目前招收“信息资源管理”(情报学方向)学术硕士、“图书情报”专业硕士,希望学生在毕业前具备较强的数理和编程能力,能够胜任IT或金融等行业的数据分析或信息系统开发能力。2016年-2020年在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招收8名硕士研究生,截止2023年4月,8名硕士研究生已顺利毕业,初次就业单位主要分布在金融和IT行业,从事数据分析、信息系统开发和产品经理等岗位。 2021年-2025年在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招收14名硕士研究生(情报学硕士4名,图书情报专硕10名),2021级(3名)和2022级(3名)共计6名硕士研究生已经顺利毕业。
研究生主持(教师指导)的科研和实践项目: 1、《人工智能领域研究团队识别研究》(白宽),2020年度江苏省研究生实践创新计划(编号:SJCX20_0143),已结项; 2、《国内外科学知识图谱软件的演进研究》(刘钰馨),2021年度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编号:KYCX21_0419),已结项; 3、《基于单篇论文学科分类号的学科交叉研究——以人文社科为例》(王诗琴),2021年度江苏省研究生实践创新计划(编号:SJCX21_0158)),已结项。 4、《国内高校“交叉科学”基金资助与“交叉学科”学科建设的现状调查》(杨怡然),苏州大学第二十六批大学生课外学术科研基金项目重点项目(编号:KY2024015A),已结项。
研究生获得的奖励和荣誉: 1、2025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023级硕士,杨怡然)。
目前指导学生参加的各项比赛: 1、2025年江苏省第二届“智器云杯”信息分析设计大赛二等奖,题目《美国加征关税背景下中国生物医药与高端医疗器械行业竞争情报与应对策略分析》,潘晓庆(队长)、何煜轩、王箬琪(2024级硕士)。
目前主持或参与的教学项目: 1、2025年苏州大学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信息分析与可视化”课程群建设与改革》(主持人); 2、2023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立项课题一般项目《基于数字化转型的高校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本科专业建设路径研究》(2023JSJG316)(参与人)。
目前发表的教学论文: 1、陈必坤, 杨怡然, 张颖怡★. 生成式人工智能驱动的“信息分析与可视化”课程群体系设计研究[J]. 评价与管理, 202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