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花,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2012年于南京大学获博士学位,之后加入苏州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从事微纳加工及柔性透明电子器件的研究工作。
已在Energy Environmental Science, Advanced Materials, Energy Strorage Materials, Small, Nano Research, Advanced Healthcare Materials, Applied Materials Today,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Advanced Optical Matrrials,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和Optics Express等期刊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研究论文50余篇、申请专利70余项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江苏省高校自然基金重大/面上项目、江苏省“双创博士”等研究项目8项。受邀为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Optics Express等学术期刊的评审人。以主要完成人的身份获2019年江苏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019年民营企业发展促进奖、2017年苏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2019年光电科学工程学院优秀青年学者、2013年度江苏省“双创博士”。
中国光学工程学会专业委员会委员.
面向柔性电子的新型柔性功能化电子器件开展研究工作,以微纳结构设计及制造为基础,围绕新型电极开发与制备,构建智能柔性光电子器件,包括电致变色显示及智能窗、柔性透明超级电容器件、透明屏蔽器件等。
1、高分辨率、像素化电致变色显示研究,包括电致变色显示器件的颜色调控、功能层设计及开发、变色材料生长、及多功能器件构建;
2、柔性透明微波器件研究,包括微波屏蔽器件结构设计、材料开发、器件制备及测试,以及柔性透明天线的设计及开发;
3、柔性透明储能器件研究,包括柔性透明集流体构建、电化学活性电极的设计及制备、器件设计及表征。
欢迎具有物理、光学、材料或化学专业学习背景的同学,对微纳制造及柔性光电器件研究感兴趣的同学报考本人的研究生,每年招生2名硕士研究生。
刘艳花,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2012年于南京大学获博士学位,之后加入苏州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从事微纳加工及柔性透明电子器件的研究工作。
已在Energy Environmental Science, Advanced Materials, Energy Strorage Materials, Small, Nano Research, Advanced Healthcare Materials, Applied Materials Today,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Advanced Optical Matrrials,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和Optics Express等期刊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研究论文50余篇、申请专利70余项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江苏省高校自然基金重大/面上项目、江苏省“双创博士”等研究项目8项。受邀为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Optics Express等学术期刊的评审人。以主要完成人的身份获2019年江苏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019年民营企业发展促进奖、2017年苏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2019年光电科学工程学院优秀青年学者、2013年度江苏省“双创博士”。
中国光学工程学会专业委员会委员.
面向柔性电子的新型柔性功能化电子器件开展研究工作,以微纳结构设计及制造为基础,围绕新型电极开发与制备,构建智能柔性光电子器件,包括电致变色显示及智能窗、柔性透明超级电容器件、透明屏蔽器件等。
1、高分辨率、像素化电致变色显示研究,包括电致变色显示器件的颜色调控、功能层设计及开发、变色材料生长、及多功能器件构建;
2、柔性透明微波器件研究,包括微波屏蔽器件结构设计、材料开发、器件制备及测试,以及柔性透明天线的设计及开发;
3、柔性透明储能器件研究,包括柔性透明集流体构建、电化学活性电极的设计及制备、器件设计及表征。
欢迎具有物理、光学、材料或化学专业学习背景的同学,对微纳制造及柔性光电器件研究感兴趣的同学报考本人的研究生,每年招生2名硕士研究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