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直属机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学院)
- 联系电话:
- 性别:男
- 电子邮箱:hlhe2023@suda.edu.cn
- 专业技术职务:
- 办公地址:苏州大学北校区工科楼705室
-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
- 通讯地址:苏州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
- 学位:理学博士学位(计算机博士)
- 邮编:215000
- 学历:博士研究生
- 传真:
教育经历
工作经历
- 详细内容见个人概况
个人简历
何红亮,浙江东阳人,博士,苏州大学优秀青年学者,讲师,硕士生导师。2023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2023年8月入职苏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苏州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
从事研究方向主要是:1、视觉/多模态大模型;2、智能医学影像分析;3、计算病理;4、视觉-语言多模态学习。
目前已在国际权威期刊及会议发表论文10余篇,包括ICCV、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Neurocomputing等,H指数>10,引用超800(具体见[本人谷歌学术主页])。本人担任多个顶级期刊或会议的审稿人,包括IEEE 多个期刊、ICCV、CVPR等。
目前本人主持的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等。
课题组项目经费充裕,欢迎各位保研/考研同学加入我的课题组。
研究领域
本人研究方向主要包括:
1、视觉/多模态大模型;2、智能医学影像分析;3、计算病理;4、视觉-语言多模态学习。
开授课程
- 1、人工智能与知识工程,22级,2024.09-2025.01
- 2、机器学习,23级,2024.09-2025.01
- 3、强化学习,22级,2025.02-2025.07
科研项目
- 1、2024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江苏省自然青年基金等多个基金项目。
论文
- 1、Hongliang He, Jun Wang, Pengxu Wei, Fan Xu, Xiangyang Ji, Chang Liu, and Jie Chen,“TopoSeg: Topology-Aware Nuclear Instance Segmentation.” In Proceedings of the IEEE/CV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2023,(CCF A类会议),第一作者
- 2、Hongliang He, Zhongyi Huang, Yao Ding, Guoli Song, Lin Wang, Qian Ren, Pengxu Wei, Zhiqiang Gao, and Jie Chen,“CDNet: Centripetal Direction Network for Nuclear Instance Segmentation.” In Proceedings of the IEEE/CV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2021: 4026-4035.,(CCF A类会议),第一作者
- 3、Hongliang He, Yanli Fan,“A Novel Hybrid Ensemble Model Based on Tree-based Method and Deep Learning Method for Default Prediction.” 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 2021, 176: 114899.,(SCI, JCR Q1, 中科院1区, Top期刊, IF = 8.665),第一作者
- 4、He, Hongliang, Wenyu Zhang, and Shuai Zhang,"A novel ensemble method for credit scoring: Adaption of different imbalance ratios." 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 98 (2018): 105-117.,(SCI, JCR Q1, 中科院1区, Top期刊, IF = 8.665),第一作者
- 5、Hongliang He, Chi Zhang, Jie Chen, Ruizhe Geng, Luyang Chen, Yongsheng Liang, Yanchang Lu, Jihua Wu, and Yongjie Xu.,“A Hybrid-Attention Nested UNet for Nuclear Segmentation in Histopathological Images.” Frontiers in Molecular Biosciences, 2021, 8(6): 1-9.,(SCI, JCR Q2, 中科院3区, IF = 6.113),第一作者
- 6、Bin Fu, Hongliang He, Pengxu Wei, Jie Chen,"Learning Task-Aligned Mask Query for Instance Segmentation." ICASSP 2023-2023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coustics, Speech and Signal Processing (ICASSP). IEEE, 2023: 1-5.,(Top 3%) CCF B,第二作者
- 7、Zhang, Wenyu, Hongliang He, and Shuai Zhang,"A novel multi-stage hybrid model with enhanced multi-population niche genetic algorithm: An application in credit scoring." 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 121 (2019): 221-232.,(SCI, JCR Q1, 中科院1区, Top期刊, IF = 8.665),第二作者
- 8、Zhang, Haoting, Hongliang He, and Wenyu Zhang,"Classifier selection and clustering with fuzzy assignment in ensemble model for credit scoring." Neurocomputing 316 (2018): 210-221.,(SCI, JCR Q1, 中科院2区, Top期刊, IF = 6.0),第二作者
- 9、近5年引用超800 ,更多内容见本人谷歌学术主页
- 10、CA-SAM2: SAM2-based Context-Aware Network with Auto-Prompting for Nuclei Instance Segmentation,MICCAI2025,CCF B (医学顶级会议),He Hongliang (通讯作者)
科技成果
荣誉及奖励
- 1、本人在学生时期拿过一些荣誉和奖励,包括北京大学优秀毕业生、博士国奖、硕士国奖等等(超50项),如对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问题可联系我。
- 2、本人在学科竞赛方面有丰富经验(曾带队拿过多次数模国赛、挑战杯国赛、三创赛国赛、服务外包国赛等众多国家级赛事一二等奖),对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或计算机相关学科竞赛有兴趣且有积极参与意愿的同学们可以联系我。
- 3、2024年第六届全球校园人工智能算法精英大赛-全国总决赛-优秀指导老师
- 4、指导学生获得2024年第六届全球校园人工智能算法精英大赛-全国总决赛二等奖
- 5、指导学生获得2025年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国家级)立项
招生信息
目前小组内有4名在校研究生。研究方向均为医学多模态、生成式大模型、分割大模型、计算机视觉、医学图像分析、病理图像识别等。
2026年可招收学硕和专硕各专业保研和考研学生。同时,同组教授也招相关方向博士,欢迎与我联系。
如果你有以下特质中的一项或者多项,欢迎给我的邮箱hlhe2023@suda.edu.cn 发邮件。 O(∩_∩)O!
(1)做事态度靠谱、认真(这点最重要);
(2)编程/动手能力强;
(3)有志于读博/科研或者从事算法工作;
(4)对我们组的研究领域感兴趣;
(5)数学或英语水平较好好的同学可加分;
本组将为成员提供以下机会:
(1)前沿研究:参与多样的前沿科研项目,紧跟学术前沿。
(2)学术交流:参与国内外学术会议,拓展学术视野。
(3)学习访问:推荐优秀学生赴国内外知名院校学习交流。
(4)推荐实习:推荐优秀学生赴知名互联网大厂实习。
总之,如果你对人工智能的算法和技术充满热情与好奇心,有强烈的上进心和自信,甚至会每天push导师,那么我的团队很适合你。我会全力支持你(提供指导、争取资源等),帮助你实现梦想。反之,如果你准备在研究生期间躺平、混学历、做事懒散不靠谱、很会来事,那我组可能不适合你。
我组正值高速发展期,有意一同进步的同学及时与我联系【发邮件时,请备注已浏览过招生信息,介绍自己符合哪几点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