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陶金,医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09年回国入职苏州大学。现任苏州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苏州大学离子通道病研究院院长,江苏省重大脑疾病创新药物研发及转化重点实验室主任,基础医学江苏省优势学科负责人,民盟苏州大学委员会主委。主要研究领域为:1)疼痛调控的分子环路机制;2)偏头痛离子通道药物开发。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杰青、优青、面上、中法合作、青年)及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课题10项。以末位通讯作者在Proc Natl Acad SciNat CommunScience Signal(封面论文),J NeurosciJ Biol Chem等主流学术期刊共发表SCI论文40余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项(第一发明人)及江苏省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第一完成人)。担任教育部产学研合作实践基地负责人,江苏省优势学科(基础医学)负责人,江苏省外国留学生精品课程(医学神经生物学)负责人、江苏省研究生优质教学资源负责人、《神经系统疾病》副主编、《高等药理学》编委。入选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江苏省“六大高峰”人才,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中青年科技带头人。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优青、面上及青年项目)同行评议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重大专项、NSFC-河南联合、海外优青终审专家。为中国神经科学会麻醉与脑功能分会常务委员、中国神经科学会感觉与运动委员会委员、中国生理学会疼痛转化医学委员会委员、江苏省生理学会副理事长、江苏省神经科学会常务理事。

研究领域


1)疼痛调控的分子环路机制;


2)偏头痛离子通道药物开发





基本信息

头像

陶金  

职称:   教授

院部/部门:   苏州医学院基础医学院

学历:   MD, PhD

学位:   博士研究生

毕业学校:  

毕业专业:   药理学

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   苏州市工业园区仁爱路199号

邮政编码:   215123

电子邮箱:   taoj@suda.edu.cn

联系电话:  

传真号码:  

办公地点:  

Copyright © 2011-2014苏州大学版权所有 苏州大学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心技术支持

科学研究


离子通道是生命活动的基础,其特定位点的突变将导致激活、失活功能异常,引起细胞功能紊乱,导致相关遗传性疾病(即原发性离子通道病,如家族遗传性偏头痛、小儿失神癫痫等)。同时,某些疾病又可使离子通道功能甚至结构发生改变,产生继发性离子通道代偿性疾病(如慢性痛)。因而,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寻求离子通道调控的信号转导机制或探索选择性离子通道调控受体,在通道相关疾病治疗和研发理想的药物方面显得尤为重要。

课题组自2009 年组建以来,主要围绕痛觉调控及机制开展了以下两个方面的研究内容:1)偏头痛发生的病理生理及其中枢/外周调控机制;2)离子通道的表观遗传调节及其在慢性痛中的作用。这些研究背景不仅有利于从分子机制角度解释离子通道相关疾病的症状,而且非常有利于从临床治疗的角度探寻包括偏头痛在内的疼痛疾病治疗的靶点。

目前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


1)疼痛表观遗传调控及机制;


2)感觉情绪共病的神经环路;


3)偏头痛离子通道药物筛选。

科研团队

Copyright © 2011-2014苏州大学版权所有 苏州大学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心技术支持
Copyright © 2011-2014苏州大学版权所有 苏州大学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心技术支持

开授课程


1) 神经科学(留学生)


2) 医学神经生物学


3) 解剖生理学

招生信息


1. 博士研究生招生(博士候选人计划、硕博连读、申请考核制、公开招考)

   

    医学神经生物学(授予医学博士)


2. 硕士研究生招生(免试推荐、公开招考)


    医学神经生物学(授予医学硕士)

  

    神经生物学(授予理学硕士)


Copyright © 2011-2014苏州大学版权所有 苏州大学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心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