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念强,教授/博导,苏州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省品牌专业负责人、教育部现代光学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入选江苏省“双创人才”计划,江苏省双创团队核心成员,获江苏省光学学会青年科技奖。承担各类科研项目近10项,其中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3项,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1项;以一作/通讯在Opto-Electronic Advances、Ultrafast Science、ACS Photonics、Photonics Research、APL Photonics、Neural Networks、Chaos Solitons & Fractals、Journal of Lightwave Technology、Optics Letters、Optics Express、Science China Information Sciences等重要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100余篇(其中多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编辑精选、IEEE JQE封面、以及国际工程领域著名机构AIE遴选的关键科学文章);特邀报告和口头报告近20次;申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获四川省优秀大学毕业生、西南交通大学优秀博士论文、中国电子教育学会2017年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等奖励。目前的主要研究兴趣包括激光混沌产生及应用、光脉冲神经网络、储备池计算、微波信号产生及应用等。指导的博士生获得2021年度第十八届王大珩光学奖(学生奖)、2023年“第九届“江苏省光学学会青年光学科技奖”、2024年度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博士生专项计划。
《光子学报》青年编委
中国密码学会混沌保密通信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电子学会电路与系统分会混沌与非线性专业委员会委员
数码激光成像与显示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委员
苏大光电学院第十一届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委员
苏大光电学院教学分委员会委员
苏大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委员会主任
中科院SCI二区IEEE Access副主编
中科院SCI三区Electronics期刊编委
科研项目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主持,2024-2027)
区域光纤通信网与新型光通信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主持,2023-2024)
江苏省先进光学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自主重大研究课题(主持,2023-2024)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主持,2022-2024)
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 (主持,2022-2023)
教育部工程中心自主课题(主持,2022-202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主持,2022-2025)
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主持,2022-2023)
江苏省双创人才(主持,2021-202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主持,2021-2023)
江苏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重大项目(主持,2020-2023)
苏州大学特聘教授启动经费(主持,2019-至今)
教学项目
苏州大学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025,主持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023,主持
苏州大学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2023,主持
苏州大学优秀研究生教学案例培育项目,2023,主持
苏州大学拔尖人才培养改革项目,2022,主持
苏州大学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022,主持
苏州大学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2021/07-2023/06,主持
获奖与荣誉情况
2025年,烟台市科学技术信息学位科学技术二等奖
2025年,苏州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先进个人
2024年,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曦智杯”创意赛道决赛)优秀指导教师;
2024年,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东部区赛)优秀指导教师;
2024年,苏州大学2024届本科优秀实习指导教师;
2024年,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优秀成果二等奖;
2024年,蓝桥杯全国总决赛二等奖优秀指导教师;
2023年,江苏省双创团队;
2023年,苏州大学敬文书院优秀导师;
2023年,苏州大学2023届本科优秀实习指导教师;
2023年,苏州大学光电学院优秀共产党员;
2023年,蓝桥杯全国总决赛一等奖、三等奖优秀指导教师;
2022年,苏州大学2022届本科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
2022年,江苏省光学学会青年光学科技奖;
2022年,苏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
2021年,第十八届江苏省高校大学生物理与实验科技作品创新竞赛 优秀指导教师;
2021年,江苏省“双创人才”;
2019年,中国电子学会电路与系统分会混沌与非线性电路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
2018年,中国电子教育学会2017年首届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
2016年,西南交通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奖;
2013年,四川省优秀大学毕业生;
指导学生参加科研项目/竞赛及获奖情况
2025年4月,本科生 彭俊滔获第十五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江苏赛区二等奖;
2025年1月,谷双全入选2024年度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博士生专项计划;
2024年11月,本科生 戈杉杉,2024年度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本科毕业论文;
2024年8月,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曦智杯”创意赛道决赛)一等奖1项(陈文鑫、黄鑫、王厚林),三等奖1项(刘晨、还羽瑶、王昊炜);
2024年8月,江苏省研究生新型光电材料与器件科研创新实践大赛一等奖1项(周长笛、张雨鹏、易三露),三等奖1项(谷双全、杨一功);
2024年7月,江苏省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
2024年7月,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东部区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本科生 刘晨、还羽瑶、王昊炜获东部区赛一等奖并推荐参加国赛;陈文鑫、黄鑫、王厚林获东部区赛一等奖并推荐参加国赛;马睿、毛乐陶、詹远获东部区赛二等奖;
2024年7月,本科生 戈杉杉获2024年度江苏省本科优秀毕业论文(设计)推荐;
2024年6月,本科生 詹远获第十五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全国总决赛二等奖(1项);
2024年5月,本科生 刘晨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推荐;
2024年5月,本科生 戈杉杉在《Photonics》发表Characterizing extreme events in a Fabry-Perot Laser with optical feedback的论文;
2024年4月,第十一届“大唐杯”全国大学生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大赛信息通信工程实践赛(省赛)三等奖2项;赖雨欣、郭美余获三等奖,高海洋、丁丁获三等奖;
2024年4月,本科生 詹远获第十五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江苏赛区一等奖(1项),郭美余、高升获三等奖(2项);
2024年3月,本科生 戈杉杉在《Optics Express》发表Enhanced extreme events in three cascade-coupled semiconductor lasers的论文;
2024年3月,谷双全,2024年度“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
2023年11月,黄于获“第九届“江苏省光学学会青年光学科技奖”;
2023年11月,本科生 戈杉杉等,获第十九届江苏省高校大学生物理与实验科技作品创新竞赛-三等奖;
2023年9月,本科生 戈杉杉在《物理学报》发表关于混沌光注入半导体激光器中极端事件的演变论文被选为亮点论文(编辑推荐);
2023年7月,本科生 吴佳辰,2022年度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本科毕业论文二等奖;
2023年6月,本科生 曾繁荣获第十四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陆尚获第十四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全国总决赛三等奖;
2023年6月,张仁恒、杨一功、方琪,苏州大学优秀硕士论文;张仁恒、杨一功推荐评选江苏省优秀硕士论文;
2023年5月,本科生 詹远、沈骏弘、郭美余、高升获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一般项目;
2023年4月,第十届“大唐杯”全国大学生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大赛信息通信工程实践赛(省赛)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沈骏弘、谈栊骏获二等奖,王腾午、戈静怡获二等奖,陆尚、周轩宇获二等奖,王凯、黄鑫获三等奖,杨书鹏、杨铭诚获三等奖;
2023年4月,本科生 曾繁荣、陆尚获第十四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江苏赛区一等奖(2项),王腾午、周轩宇获二等奖(2项),戈静怡获三等奖(1项);
2023年4月,詹远、谈栊骏、高升、沈骏弘、郭美余获批光电学院本科生“SEA计划”重点项目;
2022年11月,江芝东、封毓航、唐志刚,第十九届江苏省高校大学生物理与实验科技作品创新竞赛-三等奖;刘远、周心雨、袁冀扬,第十九届江苏省高校大学生物理与实验科技作品创新竞赛-三等奖;周梓旭、杨书鹏、杨铭城,第十九届江苏省高校大学生物理与实验科技作品创新竞赛-优秀奖;
2022年11月,谷双全获得第十五届国际混沌分形理论及应用国际学术研讨会(15th IWCFTA)最佳学生口头报告奖;
2022年9月,吴佳辰,江苏省优秀毕业设计推荐;
2022年8月,谢溢锋获得第二十届国际光通信和光网络国际会议(ICOCN2022)最佳学术论文奖;
2022年8月,戈杉杉、戈静怡、周轩宇、王腾午、谷双全,第十届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东部赛区二等奖;
2022年8月,曾繁荣、陆尚、马衍骏、黄于、杨一功,第十届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东部赛区二等奖;
2022年8月,罗岳鹏、高智权、江芝东,第十届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东部赛区二等奖;
2022年7月,江芝东、封毓航、唐志刚,第十七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华东赛区三等奖、兆易创新企业命题三等奖;
2022年5月,黄于,2021年度第十八届王大珩光学奖学生奖;
2022年5月,吴佳辰,苏州大学优秀毕业设计推荐;
2022年5月,蒋培,苏州大学优秀硕士论文;
2022年5月,张仁恒、朱尖、江芝东、唐志刚,苏州大学大学生课外学术科研基金项目-重大项目预研项目;
2022年3月,谢溢锋、周志华、宋峥、韦孟杰,“苏大天宫杯”、“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
2022年3月,张仁恒、江芝东、李坤曦、朱尖、唐志刚,“苏大天宫杯”、“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
2021年11月,吴佳辰、宋峥、谢溢锋,第十八届江苏省高校大学生物理与实验科技作品创新竞赛-三等奖;
2021年11月,张仁恒、江芝东、李坤曦,第十八届江苏省高校大学生物理与实验科技作品创新竞赛-一等奖;
2021年10月,张仁恒、江芝东、李坤曦,第六届微波光子技术与应用创新作品竞赛-银奖;
2021年10月,张仁恒,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2021年6月,黄于,2021年度“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
2021年1月,吴佳辰、宋峥、谢溢锋、周心雨,“苏大天宫杯”、“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
2020年5月,周志华、谢溢锋、宋峥、韦孟杰,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中期检查优秀;
2020年5月,吴佳辰、宋峥、谢溢锋、周心雨,苏州大学大学生课外学术科研基金项目-一般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