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峰

发布时间:2025-02-25浏览次数:2893

张永峰,男,1992年4月生,山西阳曲人;博士,青年特聘教授(2023),硕士生导师;入选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优秀青年学者”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2020年7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光学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导师:鲜浩研究员);2020年8月至2023年8月在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开展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饶长辉研究员)并以“优秀”成绩出站;2023年9月加入苏州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

       长期从事主动/自适应光学(Active Optics & Adaptive Optics)高精度波前传感/相位复原(Wavefront Sensing & Phase Retrieval)先进像差理论(Nodal Aberration Theory)小凹成像(Foveated Imaging)及神经形态感知技术(Neuromorphic Imaging & Sensing)等前沿领域的研究工作。

       近年来,围绕上述前沿研究领域,在Optics LettersJournal of the Op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AOptics Communications等国内外本领域主流期刊发表SCI/EI论文10余篇,累计影响因子超30,其中,1篇入选中国激光杂志社优秀论文,1篇被国际工程领域著名机构Advances in Engineering(AIE)遴选为关键科学文章;申请发明专利2项,其中授权1项。

        中国光学工程学会高级会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永久高级会员,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PIE)会员,中国光学学会会员,中国计量测试学会会员,中国空间科学学会会员;担任中国光学工程学会计算成像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光学工程学会光谱技术及应用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光学工程学会大气光学及自适应光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担任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会刊《Instrumentation》青年编委,《Astronomical Techniques and Instruments》首届青年编委;美国光学学会、中国光学、光学精密工程等主流光学期刊审稿人;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系统评议专家。

         入选中国科学院“特别研究助理项目”资助人才计划(2021)、苏州大学青年特聘教授(2023)、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优秀青年学者”人才计划(2024);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四川省博士后科研项目特别资助、中科院特别研究助理项目、自适应光学全国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项目,累计主持经费超200万元;作为项目核心成员,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KJW创新特区项目等;获得中国科学院朱李月华优秀博士生奖、中科院自适应光学重点实验室特优奖学金、光电奖学金、教育部高等学校仪器类专业优秀毕业设计案例(2015)、吉林省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吉林省大学生数学竞赛(非数学类)二等奖等多项荣誉/奖励;获苏州大学2024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优秀指导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