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背景及工作经历:
2002年09月-2006年07月,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本科
2006年09月-2012年04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精密仪器及精密机械系,硕博连读
2007年09月-2011年05月,香港城市大学,机械及生物医学工程系,PhD
2011年10月-2013年12月,香港城市大学,机械及生物医学工程系,Research Associate
2014年01月-2014年08月,香港城市大学,机械及生物医学工程系,Senior Research Associate
2014年09月-2020年07月,苏州大学,机器人与微系统中心,副教授
2020年08月-今,苏州大学,机器人与微系统中心,教授/博导
荣誉:
2023: 江苏省杰青
2019: 江苏省优青
2017: 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
2016: 江苏省双创人才
2016: 姑苏领军人才
2015: 苏州市高校、科研院所紧缺人才
获奖:
2024: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总决赛优胜奖
2022: 2021年度中国机器人应用创新奖(Leaderobot)
2020: Best of Advanced Materials Technologies 2019(AMT 2019年度最佳论文)
2019: 成果入选2018年度“中国机器人十大科技进展”
2018: 苏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
2016: 苏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
教学成果:
2024: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高等教育成果一等奖
2024: 江苏省普通高校本专科优秀毕业设计(孙铭远) 指导老师
2023: 江苏省普通高校本专科优秀毕业设计(王凯威) 指导老师
2021: 江苏省优秀学术学位硕士学位论文(李芳霞) 指导老师
2021: 苏州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指导老师
2020: 指导两名本科生分别以第一作者以及共同第一作者,在Top期刊《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以及《Applied Materials Today》发表学术论文,苏大主页报道
2019:“苏州大学教学先进个人”称号
2019: 第十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全国一等奖 指导老师
2019: “挑战杯“ 江苏省一等奖 指导老师
2019: 2018年江苏省普通高校本专科优秀毕业设计(谢杰) 指导老师
2019: 苏州大学优秀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指导老师
2018: 苏州大学优秀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指导老师
2018: 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江苏省赛区三等奖 指导老师
媒体关注:
液态金属机器人系列研究,作为亮点工作,受到了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新华社、科技日报、光明日报、基金委主页、科技部网站主页、中科院主页以及美国New Scientist、香港South China Morning Post,俄罗斯The voice of Russia等国家科技权威部门以及国内国际主流媒体的认可和广泛报道。研发出世界上首个由液态金属驱动的陆上功能性移动机器人,成果入选2018年度中国机器人十大科技进展。
CCTV 新闻联播:液态金属驱动机器人研究获新进展
New Scientist:Zapping liquid metal makes it move in a way that can power wheels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Chinese scientist develop shape-shifting robot inspired by T-1000 from Terminator
新华社:中澳学者实现液态金属驱动的功能性轮式机器人
光明日报:我国首次研制成功液态金属驱动的功能性轮式机器人
国科学院主页:液态金属驱动机器人研究取得进展
苏州大学主页:机电学院重要成果入选著名学术期刊《Advanced Materials Technologies》2019年度最佳论文
大学主页:机电学院本科生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高质量文章
中新社:中外学者研制出超强液态金属人工肌肉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Chinese scientists build robot fish that could pave the way for low-cost prosthetic muscles
学会协会兼职:
1. 2022-2024,数字化学习技术集成与应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
2. 2015-2021,中国微纳机器人学会,理事
学术期刊任职:
1.2023-今,担任学术期刊 《Space:Science & Technology》, 青年编委
2.2020-今,担任学术期刊《Frontier in Materials》,编委
学术会议任职(组委会委员OC & 程序委员会委员 PC):
1. 2024, IEEE RCAR 2024 (OC)
2. 2023, IEEE IROS 2023 (PC)
3. 2020, IEEE RCAR 2020 (OC)
4. 2020, IEEE IROS 2023 (OC)
5. 2019, CMMM 2019 (OC)
6. 2018-2022, IEEE AIM (PC)
7. 2020, IAS-16 (PC)
8. 2015-2018, IEEE ROBIO (PC)
评审专家:
1.担任教育部人才项目、中国科协人才项目、江苏省双创人才、姑苏领军人才等人才项目的函/会评专家
2.担任中国博士后基金、自然基金委、上海市科委、江苏省科技厅、江西省科技厅、广东省科技厅、重庆市科技局科技/人才项目及奖励的函/会评专家
3.担任苏州市科技局、苏州市工信局、无锡市科技局、镇江市科技局等奖励及项目的函/会评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