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静

发布时间:2021-04-02浏览次数:596

大屠杀记忆与以色列民族认同建构《外国文学》2019年第2,被人大复印资料《外国文学研究》于20197月全文转载

Poverty and Violence in Joyce Carol Oates’s Fiction, Language and Semiotic Studies,2018年第4

The Crisis and Construction of Identity in Joyce Carol Oates’s Novel The Tattooed Girl, Linguistics and Literature Studies ,2018年第3

John Banville and His Romantic Quest, Linguistics and Literature Studies, 2018年第5

他者的“边界写作”——萨尔曼•鲁西迪的混杂身份与小说创作,《哈尔滨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pp. 125-127.

失语与发声——论《狐火——一个少女帮的自白》中觉醒的女性,《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pp. 94-97.

沉默者与鹦鹉学舌者,《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年第2期,pp. 77-80.

悲剧视域下的《甜言蜜语》《电影文学》,2012年第11期,pp. 35-36.

暴力与欧茨的悲剧创作,《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4期,pp. 201-206.

权力、食物与悲剧,《鄂州大学学报》,2012 年第4, pp. 59-61.

权力、反抗与悲剧——微观权力理论视域下的《奇境》,《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pp. 110-114.

从《光明天使》看欧茨的悲剧意识,《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 pp. 54-60.

欲望与悲剧的超越,《山东文学》, 2011年第12, pp. 82-83.

道德宗教民族——文森特·巴克利诗学理论研究,《重庆工商大学学报》, 20114, pp. 139-144.

生态女权主义批判视阈下《法国中尉的女人》,《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pp. 79-80.

论《译文》中弗里尔的语言观,《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pp. 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