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晗
发布时间:2023-12-06浏览次数:1685
-
1、移民社会、生产方式选择与环境变迁——以清至民国蒙陕农牧交错带为例,2012-2017,2012,王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中国历史,15万,12CZS051,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1
-
2、清至民国蒙陕农牧交错带农业化进程与生态环境变迁研究,2011-2016,2011,王晗,教育部青年基金,教育部,中国历史,7万,11YJC770055,教育部,1
-
3、清至民国蒙陕农牧交错带的土地利用与生态变迁研究,2008-2010,2008,王晗,第44批国家博士后面上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中国历史,3万,20080440574,第44批国家博士后面上项目,1
-
4、长城沿线天主教的传播及其区域生态环境变迁研究(1865-1952),2011-2017,2011,张晓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历史,53万,4117112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3
-
5、中国山区开发与发展的历史研究,2013-,2013,张建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教育部,中国历史,80万,13JDZ038,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5
-
6、京杭大运河及其与自然、社会相互作用的历史反演,2014-2018,2014,杨煜达,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科技部,中国历史,88万,2014FY210900,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4
-
7、大运河(苏南段)运行与管理专题史料搜集——基于《清仁宗实录》的整理与分析,2018-2019,2018,王晗,东吴智库-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项目,东吴智库-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中国历史,4万,18SZDYH009,东吴智库-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项目,1
-
8、清至民国时期毛乌素沙地的人群、生计与环境调适研究,2020.09-,2020.09,王晗,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苏州大学,中国历史,20万,20BZS106,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