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树理

发布时间:2025-09-01浏览次数:739

出版著作


个人专著

《体育纠纷的多元化救济机制探讨——比较法与国际法的视野》,法律出版社2004版。(为国内法学界第一本体育法学著作)


合著

树理、周青山:《体坛说法——体育运动中的法律故事》,湖南大学出版社2009版。


主编

1)《外国体育法律制度专题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版;

2)《国际体育仲裁的理论与实践》,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版;

3)《什么是体育法》,湘潭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个人译著

1、《体育纠纷的调解解决——国内与国际的视野》,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版;(为国内法学界第一本体育法学译著)

2、《体育法》,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发表论文(部分)

1CSSCI刊物

1)《不方便法院原则在中国的适用》,《法学杂志》1999年第6期;

(2)《国际民商事管辖权冲突及其救济——对中国实践的考察》,《法学》2000年第7期;

3)《欧盟统一国际私法的最新发展》,《法学评论》2001年第2期;

4)《戚希尔与诺斯国际私法第13版》,《中外法学》2001年第4期;

5)《欧盟统一国际破产法运动的最新进展》,《欧洲》2001年第4期;

6)《海牙民商事司法文书与司法文书域外送达公约》,《比较法研究》2002年第2期;

7)《从马伯里诉麦迪逊案到布什诉戈尔案看美国司法审查制度的两百年》(译文),《法学评论》2002年第3期;

8)《国际体育仲裁院体育仲裁制度评述》,《体育与科学》2002年第6期;

9)《CAS体育仲裁制度若干问题探讨》,《比较法研究》2004年第5期;

10)《奥林匹克体育仲裁制度与中国》《法学》2004年第11期;

11)《禁止限制贸易行为理论与职业体育运动中的处罚措施》,《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第7期;

12)《普通法系国家体育法学研究的基本框架》,《体育科学》2006年第12期;

13)《美国反兴奋剂机构的仲裁制度》,《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14)《美洲杯帆船赛纠纷解决机制的启示》,《体育学刊》2007年第3期;

15)《南非体育法律制度初探》,《西亚非洲》2007年第7期;

16)《足球与法律》,《读书》2007年第7期;

17)《体育判例对美国法律制度发展的促进》,《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

18)《奥运会体育仲裁中的临时措施探讨》,《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19)《奥运会志愿服务法律责任问题初探》,《法学评论》2008年第4期;

20《奥运会特别仲裁管辖权问题探讨》,《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21)《论国际奥委会的国际法主体资格》,《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10期;

22)《奥运会特别仲裁机制司法化趋势探讨》,《体育科学》2010年第4期;

23)《论兴奋剂案件中双方的专家证据力量之平衡》,《法学评论》2012年第1期;

24)《运动员生物护照与兴奋剂违纪处罚》,《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

25)《日本体育立法的最新发展——对2011年《体育基本法》的解读》,《民商法论丛》第53卷;

26)《法律视野下竞技体育的概念——以美国法律实践为视角》,《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

27《论国际奥委会对国家奥委会的处罚——从印度奥委会资格被停事件谈起》,《体育学刊》2014年第4期;

28)《体育联合会领导人选举纠纷法律问题探讨》,《体育科学》2016年第6期;

29)《从陈美案看操纵比赛的证据问题》,《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6年第6期;

30)《重来之赛,规则已殆——里约奥运会“重赛风波”的法律思考》,《法学评论》2017年第1期;

31)《运动员兴奋剂违纪重大过错的认定——以莎拉波娃案为例》,《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7年第4期;

32)《美国体育领域的反兴奋剂实践》(译文),《民商法论丛》第63卷;

33)《兴奋剂禁赛期满仍不得参加奥运会?——评国际奥委会“大阪规则”的重启》,《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8年第2期;

34)《体育组织章程或规则中强制仲裁条款的法律效力辨析》,《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8年第2期;

35)《美国职业体育的管理机制及司法治理》(译文),《民商法论丛》第64卷;

36)《英国体育仲裁制度探析》,《民商法论丛》第65卷;

(37)《国际体育仲裁机制的制度缺陷与改革路径——以佩希施泰因案件为视角》,《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8年第6期;

(38)《美国体育领域无形财产的法律保护》(译文),《民商法论丛》第66卷;

(39)《兴奋剂禁用清单中的兜底条款探讨》,《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8年第11期;

(40)《美国职业体育联盟中劳动关系的法律适用》(译文),《民商法论丛》第68卷;

(41)《运动员诉权保障与《欧洲人权公约》——欧洲人权法院佩希施泰因案件述评》,《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9年第9期;

(42)《权利抑或特权:奥运会参赛权法律性质辨析——平昌冬奥会俄罗斯运动员及辅助人员体育仲裁案例述评》,《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0年第1期;

(43)《体育社团对政府官员禁赛措施的法律思考——俄罗斯前体育部部长诉国际奥委会案为例》,《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0年第1期;

(44)美国学生运动员权利的法律保护(译文),《民商法论丛》第70卷;

(45)《揆情审势、宽严相济:<世界反兴奋剂条例>之新发展》,《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1年第2期;

(46)《食源性兴奋剂违规案件中无重大过错与无过错认定标准的区别》,《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1年第10期;

(47)《《国际体育仲裁院遵循先例制度的形成与展望——以兴奋剂案件为例》,《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2年第11期;

(48)《CAS奥运会特别仲裁临时措施实践之批判》,《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3年第5期;

(49)《<世界反兴奋剂条例>“禁止合作”机制之再完善》,《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23年第6期;

(50)《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管理权的正当性困境与应对策略——评<管理国际体育:权力、权威与正当性>》,《体育与科学》2025年第2期;

(51)《违反兴奋剂行踪信息管理规定的运动员疏忽之认定———以国际体育仲裁院Mikael Ymer案件为例》,《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5年第4期;

(52)《<世界反兴奋剂条例>不真正溯及既往规则的适用及优化》,《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25年第7期。



2.人大报刊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

1)《欧盟统一国际破产法运动的最新进展》,《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国际法学》2002年第1期;

2)《国际体育仲裁院体育仲裁制度评述》,《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体育》2003年第3期;

3)《司法对体育行会内部纠纷的干预》,《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5年第2期;

4)《奥运会体育仲裁中的临时措施探讨》,《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国际法学》2008年第11期;

5)《奥运会特别仲裁机制司法化趋势探讨》,《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体育》2010年第8期;
(6)《兴奋剂禁赛期满仍不得参加奥运会?——评国际奥委会“大阪规则”的重启》,《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体育》2018年第7期;
(7)《国际体育仲裁机制的制度缺陷与改革路径——以佩希施泰因案件为视角》,《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体育》2019年第4期;

(8)《权利抑或特权:奥运会参赛权法律性质辨析——平昌冬奥会俄罗斯运动员及辅助人员体育仲裁案例述评》,《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体育》2020年第4期;

(9)《2021年实施版《世界反兴奋剂条例》之修订》,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体育》2020年第7期;

(10)《强制体育仲裁之合法性要素探讨》,《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体育》2022年第6期;

(11)《美国对运动员隐私权、名誉权与形象权的法律保护》(译文),《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体育》2023年第3期。


3.台湾刊物

1)《英国国际私法百年来嬗变历程》,《朝阳大学法律评论》第69卷,第4-6期;

2)《功能主义国际私法与概念主义国际私法之互动》,《月旦民商法杂志》总第2期;

3)《中国大陆法院国际民商事案件管辖权冲突实践考察》,《法令月刊》2003年第9期。


4.其他核心刊物

1)《国际民事诉讼中的平行诉讼问题》,《民商法论丛》第18卷;

2)《欧盟民商事案件域外取证制度统一立法述评》,《民商法论丛》第22卷;

3)《区际私法反致问题刍议》,《民商法论丛》第25卷;

4)《英国体育纠纷救济中的法律问题探讨》,《民商法论丛》第27卷;

5)《WTO与我国公共企业立法》,《北大国际法与比较法评论》第2卷第2辑;

6)《回顾与展望:世纪之交的欧盟统一国际私法运动》,《中国国际私法与比较法年刊》(第五卷);

7)《《海牙司法救助公约》与中国的涉外司法救助》,《中国国际法年刊》(2004年卷);

8)《奥林匹克体育仲裁制度研究》,《民商法论丛》第29卷;

9)《反兴奋剂制度的协调与统一》,《民商法论丛》第38卷;

10)《美国业余体育立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民商法论丛》第41卷。


5. 国外刊物

1 You Can't Reject the Olympic Medal?, International Sports Law Journal, 2011No.1-2

2China and Court of Arbitration for Sports (CAS), Marquette Sports Law Review, Vol. 25, (Fall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