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泓铭

发布时间:2024-05-14浏览次数:2790

马余强院士联合团队:
博士研究生:尹跃文(博士四年级),阎增帅(南京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四年级), 陈远强(博士二年级),陈晨(南京大学联合培养,博士二年级),李晓雷(南京大学联合培养,博士一年级)
硕士研究生:王敏 (硕士三年级),李梦秋(硕士三年级),胡吕梦(硕士二年级),郝昊田(南京大学联合培养,硕士一年级),陈雨亮(硕士一年级),宁敏(硕士一年级)


已毕业研究生:
1. 徐耀(2019级博士,南京大学联合培养),以第一作者在Int. J. Biol. Macromol. (中科院一区)等杂志发表论文3篇,目前在南大做博后;

2. 黄舒伟(2020级硕士,南京大学联合培养),以第二作者在Nanoscale Adv., CPB各发表1篇论文,目前在苏州某中学当老师;

3.朱雨欣(2020级硕士),以第一作者在JPCB发表论文1篇,曾获优秀班干部,目前在苏州某中学当老师;

4.倪崧荻(2019级博士),以第一作者在Langmuir发表论文2篇,其中一篇被选为杂志副封面,目前在上海某研究所工作;

5. 盛艳静(2019级硕士),以第一作者在分子模拟领域权威杂志J. Chem. Inf. Model.发表论文1篇,并选为杂志副封面,目前在苏州某中学当老师;

6. 卢翔(2017级博士,南京大学联合培养)  以第一作者身份在权威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论文一篇,获得国家奖学金,目前在无锡医药企业工作;

7.  夏强胜 (2015级在职博士,安庆师范大学副教授) 以第一作者身份在Nanoscale发表两篇论文(其中一篇选为封底),J. Phys. D发表一篇论文;

8. 余幼胜(2015级博士,南京大学联合培养) 以第一作者身份在Phys. Chem. Chem. Phys.(封面论文),RSC Adv.发表论文各2篇,以第二作者身份在Nanoscale、Inorganic Chemistry发表论文各一篇,目前在东华理工大学工作;
9. 沈琳(2015级硕士)以第一作者身份在Langmuir发表论文一篇,目前在苏州工业园区从事IT行业;

10. 黄路易 (2016级硕士,南京大学联合培养) 以第一作者身份在Nanoscale(封面论文)发表论文一篇,获得国家奖学金,目前在网易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