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大伟

发布时间:2019-10-25浏览次数:195

        加入苏州大学之前,丁大伟博士一直致力于生物材料,尤其是以蛋白质等具有生物相容性的大分子为基础的材料在药物递送领域的研究。主要进行蛋白质纳米粒肿瘤靶向载药系统和蛋白质微针给药系统的设计,在纳米粒的表征、体内外抗肿瘤药效考察、微针给药系统的表征、基于微流体技术的载药微球的合成和应用等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另外,擅长蛋白质重组表达、自然及人工合成的蛋白质材料理化性质、分子结构等的表征以及蛋白质材料机械性能的调控。已在相关领域如Advanced Materials, ACS Nano, Nature Communications等著名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4篇。另外有多个载药蛋白质纳米粒相关专利在美国、中国、日本等国家已获得授权,相关技术在国内已经成功转让并成功进行了临床转化(人血清白蛋白-紫杉醇纳米载药体系)。丁大伟博士还获得泰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和新加坡材料学会第六届先进材料会议的最佳海报展示等科研奖项。

        加入苏州大学后,丁大伟博士在过去研究经历的基础上进行交叉融合,主要进行基于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材料的纳米载药体系、微针给药系统、基于微流控技术的聚合物微球、水凝胶微球等系统等在肿瘤靶向与联合治疗、透皮和眼部给药、口服给药等方面的应用研究,目的是提高药物递送系统的生物相容性,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并增强疗效、降低毒副作用,并且推动临床转化。


实验室团队介绍:

研究生

1、王玉涵,女,19级药学专业 ,专注于用于糖尿病和肿瘤治疗的微针给药系统。

教育背景:2013.09-2017.06 学士,药物分析,中国药科大学  

工作经历:2017.03-2019.06 博瑞生物医药(苏州)股份有限公司  分析研究员

2、王梦园,女,2019级硕士研究生。本科毕业于济南大学药学专业。研究课题:基于微针系统的肿瘤光动力-化疗联合治疗研究。

本科生

1、贺梦颍,女,2016级中药学专业,研究课题:光激发微针用于透皮给药的研究(已保送本课题组研究生)。

2、陈谦,男,2016级药学专业,研究课题:蛋白质纳米粒用于肿瘤的联合治疗。

3、赵晓媚,女,2016级生物制药专业,研究课题:蛋白质纳米粒用于疏水性肿瘤化疗药物的递送。

4、黄淋玉,女,2016级生物制药专业,研究课题:可溶解微针用于药物的透皮递送。

5、赵亚囡,女,2016级药学专业,研究课题:基于微流控技术的纳米乳的制备和药物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