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1927 访问 |
相关教师 |
个人资料
- 直属机构:未来科学与工程学院
- 联系电话:
- 性别:男
- 电子邮箱:zqlan@suda.edu.cn
- 专业技术职务:
- 办公地址:未来校区未来科创中心525
- 毕业院校:电子科技大学
- 通讯地址:
- 学位:工学博士
- 邮编:
- 学历:博士研究生
- 传真:
教育经历
教育经历:
- 2016.09-2022.12,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技大学,工学博士
- 2012.09-2016.06,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电子科技大学,工学学士
工作经历
工作经历:
- 2023.01-至今,苏州大学,教学科研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苏州大兰志强,男,博士,讲师。IEEE Member,中国计算机学会物联网专业组会员。2022年,于电子科技大学获得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工学博士学位;2012年至2018年间,就读于电子科技大学,先后主修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主要研究方向:微弱声信号处理、信号智能感知算法与系统、嵌入式软硬件系统等。目前已在IEEE TGRS、IEEE GRSL、Computer & Geo、IEEE Sensors Journal等发表论文8篇,并授权或申请发明专利多项。主持国自然青年基金1项,参与省、国家级项目多项。
在微弱信号检测处理及其系统研究方面,相关成果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在四川、云南、西藏等地得到验证及应用,应用设备超3万台、覆盖面积超300平方公里。部分成果参加“挑战杯”大赛并获得省级一等奖及国家级二等奖。目前承担本科“信号与电路基础实验”、“数字信号处理”、“数字电路基础”、“嵌入式操作系统”等课程教学工作;积极参与到TI杯、RIGOL杯等电子设计或软件编程赛事,获得国家级奖项5项、省部级奖项10余项,指导人次30以上。
团队致力于智能MEMS器件及其信息信号感知、处理及控制方向研究,经费较为充足,欢迎有着相关基础或感兴趣的同学加入本团队!
欢迎联系:zqlan@suda.edu.cn
社会职务
社会职务:
研究领域
研究领域:
主要研究智能感知物联网;弱信号检测及处理
开授课程
开授课程:
课程教学:
- 1、信号与电路基础实验,2023&2024年春季学期
- 2、数字信号处理,2023年秋季学期
- 3、Verilog HDL,2024春季学期
科研项目
科研项目:
- 1、地震勘探用无线节点仪器采集系统,横向项目,参与
- 2、中亚大湖区水与生态系统相互作用和协同管理,“丝路环境”专项,参与
- 3、煤矿微震监测系统研制,横向项目,参与
- 4、智能监测与灾害预警综合系统研发,横向项目,参与
- 5、柔性共形曲面结构力-声-电耦合增强微应变敏感机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参与
- 6、基于高精度定位技术的足球运动评价系统,横向项目,主持
- 7、麦克风阵列信号同步随机共振目标探测与多维稀疏约束定位方法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主持
- 8、信号电路实践多模式混合教学方法研究,苏州大学未来科学与工程学院教育改革项目,主持
论文
论文:
- 1、Automatic First Arrival Time Identification Using Fuzzy C-Means and AIC,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2021
- 2、Improved wavelet packet noise reduction for microseismic data via fuzzy partition,IEEE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Letters,2021
- 3、Identifying microseismic events using a dual-channel CNN with wavelet packets decomposition coefficients,Computers & Geosciences,2022
- 4、Real-Time Data Sensing for Microseismic Monitoring via Adaptive Compressed Sampling,IEEE Sensors Journal,2023
- 5、An automatic energy storage and release high-performance micro-harvester with steady-state output for low-frequency random energy harvesting,Applied Physics Letters,2025
- 6、Automatic First Arrival Picking Based on Self-similarity and Multicenter Fuzzy Clustering,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2025
- 7、Fully flexible integrated and self-powered smart bending strain skin for wireless monitoring of heavy industrial equipment,IEEE Transactions on Instrumentation and Measurement,2024
科技成果
软件著作 软件著作: 专利 专利:
- 1、基于模糊聚类U型神经网络的微震到时拾取方法,CN115097518A
- 2、一种基于无线电层析成像的粮仓害虫监测方法及系统,202310701909.9
- 3、一种敏感区域异常活动预警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2023115021103
- 4、一种复合自发电骑行安全无线辅助系统及方法,2023115021156
- 5、一种相变自供能姿态自适应蠕动式过弯管道维检机器人,2023115021071
荣誉及奖励
荣誉及奖励:
- 1、未来科学与工程学院思政课堂教学竞赛二等奖
招生信息
招生信息:
团队致力于智能MEMS器件及其信息信号感知、处理及控制方向研究,经费较为充足,欢迎有着相关基础或感兴趣的同学加入本团队!
欢迎联系:zqlan@suda.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