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成员

博士研究生

 

崔航睿/2024级

 

2021年毕业于东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车辆工程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2024年毕业于江苏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力学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目前就读于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机器人与微系统研究中心,攻读博士学位。他的研究方向是基于MEMS的压电振动能量收集。

张忠彬/ 2022级

 

2016年毕业于山西大同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获学士学位,2021年获得长春理工大学机械工程硕士学位,他的研究方向是基于MEMS的多传感器集成技术。

   

汤添益 / 2022级

 

2019年毕业于常州工学院,获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学士学位。2022年获得苏州大学机械工程硕士学位。目前攻读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博士学位,研究方向包括柔性电子器件、波浪能源收集。

李云飞 / 2020级

 

2016年毕业于中国郑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获工学学士学位,2020年获得苏州大学机械工程硕士学位,他的研究方向是自供能传感和海洋能源收集的实际应用。

   

孙雨阳 / 2020级

 

2015年获得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士学位,2019年获得上海大学机械电子工程硕士学位。她的研究方向是柔性机器人和柔性传感器。

黄曼娟 / 2020级

 

2017年获得苏州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学士学位,2020年获得苏州大学机械工程硕士学位,目前于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智能机器人技术专业攻读博士学位,她的研究兴趣是基于mems的压电振动能量收集。

   

硕士研究生

 

马帅/2024级

 

2023年毕业于无锡太湖学院,获机械电子工程学士学位。目前就读于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机器人与微系统研究中心,攻读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机器人传感与智能人机交互。

杨如晓/2024级

 

2024年毕业于河南科技学院,获工学学士学位。目前就读于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机器人与微系统研究中心,攻读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机器人传感与智能人机交互

   

周智存/2024级

 

2024年毕业于江西理工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目前就读于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机器人与微系统研究中心,攻读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腹腔镜连续体手术机器人的力反馈

张伟/2024级

 

2024年毕业于江苏海洋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目前就读于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机器人与微系统研究中心,攻读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机器人嗅觉感知。

   

张恒/2024级

 

2023年毕业于重庆理工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目前就读于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机器人与微系统研究中心,攻读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微纳位移传感器。

JIM/2024级

 

2024年毕业于南京工业大学,获得自动化学士学位。目前在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机器人与微系统研究中心攻读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振动能量采集与智能传感监测系统。

   

雷治华/2024级

 

2024年毕业于三峡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目前就读于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机器人与微系统研究中心,攻读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环境能收集与自供能监测系统。

余磊/2023级

 

2023年毕业于长春理工大学,获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士学位,目前读于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机器人与微系统研究中心,攻读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人形机器人人机交互与反馈。

   

霍文俊/2023级

 

2023年毕业于盐城工学院,获得工业工程专业学士学位。现就读于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机器人与微系统研究中心,攻读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机器人智能感知与交互。

林凯军/2023级

 

2023年毕业于南京工业大学,获车辆工程学士学位。目前就读于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机器人与微系统研究中心,攻读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基于MEMS的压电振动能量收集器。

   

赵恒/2023级

 

2022年毕业于河南理工大学,获得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士学位。现就读于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机器人与微系统研究中心,攻读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波浪能源收集

嵇天赐 / 2022级

 

2022年毕业于南京工程学院,获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学士学位,现就读于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机器人与微系统研究中心,攻读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机器人感知交互。

   

李澳门/2022级

 

2022年毕业于常熟理工学院,获得机械工程专业学士学位。现就读于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机器人与微系统研究中心,攻读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面向微创手术机器人智能感知与交互。

梅明其 / 2022级

 

2022年毕业于郑州轻工业大学,获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学士学位。现就读于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机器人与微系统研究中心,攻读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波浪能源收集。

   


毕业成员


侯诚 / 2018级

 

2018年起就读于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机器人与微系统中心智能机器人专业。他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基于振动的MEMS/NEMS能源收集、自供电传感的实际应用、海洋能源的收集以及用于IoTs的自供电MEMS/NEMS系统以及用于机器人和医疗应用的MEMS设备。 共同指导教师:孙立宁

赵婷婷/2021级

 

2021年毕业于江苏师范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现就读于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机器人与微系统研究中心,攻读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振动能量收集。

   

王梓兆 / 2021级

 

2021年毕业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机械学院,获工学学士学位。现就读于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机器人与微系统研究中心,攻读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能量收集

冯孝为 / 2020级

 

2020年毕业于嘉兴学院机电工程学院,获得学士学位。他目前正在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机器人与微系统研究中心攻读硕士学位。他的研究方向是基于MEMS的压电振动能量收集器。

   

李寒阳 / 2020级

 

2020年毕业于江苏理工学院,获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学士学位。现就读于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机器人与微系统研究中心,攻读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机器人与智能感知研究.

王凯瑶/2020级

 

2020年毕业于山东科技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学院,获工学学士学位。现就读于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机器人与微系统研究中心,攻读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微纳传感器。

   

汤添益 / 2019级

 

2019年毕业于常州工学院,获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学士学位。现就读于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机器人与微系统研究中心,攻读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柔性电子器件、波浪能源收集。

孟星佑 / 2019级

 

2019年毕业于苏州大学机械工程系。现就读于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机器人与微系统研究中心,攻读硕士学位。他的研究方向是柔性触觉传感器。

   

房艳 / 2018级

 

2014年毕业于江苏师范大学机电工程系,获学士学位。现就读于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机器人与微系统研究中心,攻读硕士学位。她的研究方向是风能收集(WEH)。

耿江军 / 2018级

 

2018年毕业于中国苏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获工学学士学位。现就读于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机器人与微系统研究中心,攻读硕士学位。他的研究方向是自供电传感的实际应用和传感器的医学应用。
共同指导教师:陈涛

   

仝志昊 / 2018级

 

2013-2017年期间在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主修机械工程专业,并在2017年获得学士学位。当前,他就读于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攻读硕士学位。他所研究的是基于MEMS的用于机器人障碍物感知应用上的柔性功能器件
共同指导教师:胡海燕

董伟 / 2017级

 

2017年毕业于中国南京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获工学学士学位。2020年获得苏州大学机械工程硕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微机电系统(MEMS)柔性电子器件和表皮电子系统。
共同指导教师:张虹淼

   

黄曼娟 / 2017级

 

2017年获得苏州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学士学位,2020年获得苏州大学机械工程硕士学位,目前于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智能机器人技术专业攻读博士学位,她的研究兴趣是基于mems的压电振动能量收集。

李云飞 / 2017级

 

2016年毕业于中国郑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获工学学士学位,2020年获得苏州大学机械工程硕士学位,他的研究方向是自供能传感和海洋能源收集的实际应用。

   

袁鑫 / 2017级

 

2017年毕业于中国苏州大学机械工程系,获学士学位,2020年获得苏州大学机械工程硕士学位,他的研究是基于液态金属的柔性传感器,应用于柔性机器人。
共同指导教师:金国庆

孙明 / 2016级

 

2016年进入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机器人与微系统中心攻读硕士学位,研究方向是面向机器人的柔性触觉传感器。2019年获得苏州大学硕士学位,硕士毕业论文题目是《面向机器人智能皮肤的电容式柔性触觉传感器研究》。

   

张健康 / 2016级

 

2016~2019年期间于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攻读硕士学位,他的研究方向是风能收集,毕业课题为《面向自供电无线监测网络的风能收集器研究》,现工作于宝时得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共同指导教师:陈涛

郭奇雨 / 2016级

 

2019年毕业于苏州大学,他的研究方向是自供能传感和海洋能源收集的实际应用,毕业课题为《面向海洋浮标的波浪能收集器研究》,现工作于华为公司硬件工程架构与基础体验设计部

   

朱奇峰 / 2015级

 

2015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研究生:2018年毕业于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专业控制工程,研究方向柔性电子器件, 课题《面向骨质损伤辅助治疗的柔性压电超声换能器研究》 现昆山钞票纸业有限公司管理技术人员
共同指导教师:孙立宁

林鸿运 / 2015级

 

2015年毕业于陕西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专业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研究生:2018年毕业于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研究方向微能量采集器, 课题《基于压电厚膜工艺的升频式微能量采集器研究》; 现就职于瑞声光电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光学研发部结构设计工程师
共同指导教师:徐博翎

   

林佳宏 / 2015级

 

2011-2015苏大机电本科,2015-2018苏大机电研究生,18年6月毕业。专业机械工程,读研期间曾担任学院研会主席,并有幸荣获优秀毕业生。研究方向是振动能量收集器,毕业论文题目,《面向采煤设备状态监测的振动能量收集器研究》,现就业于厦门ABB 开关有限公司。

夏月冬 / 2014级

 

2014年毕业于苏州大学沙钢钢铁学院,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 研究生:2017年毕业于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研究方向微能量采集、风能收集。课题《面向自供电传感器节点的风能收集器研究》。 现就业于博世汽车部件苏州有限公司,任职系统测试工程师。
共同指导教师:刘文杰

   

陈舜 / 2014级

 

2014年6月毕业于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研究生:2016年毕业于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研究方向:压电振动能量收集,课题《压电式升频能量采集器研究及其关键 MEMS 工艺设计》(苏州大学联合培养硕士) 博士:2019.9月至今,于悉尼科技大学工程与信息技术学院攻读博士学位, 研究方向:宽频带振动能量收集,风致振动能量收集, 研究经历:2018.6-2019.8 香港理工大学Institute of textiles and clothing研究助理,研究方向:穿戴电子,智能纺织材料
共同指导教师:马立

吉张萍 / 2014级

 

2014年和2017年在苏州大学取得学士和硕士学位,研究方向是柔性触觉传感器,毕业课题为《面向机器人智能皮肤的柔性触觉传感器研究》,现就业于泰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共同指导教师:朱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