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丽君,女,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苏州大学“优秀青年学者”。2017年于苏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获得工学博士学位。2014年~2016年在美国密歇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作为联合培养博士生从事科研助理工作。2017年9月到2018年8月任职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苏州系统医学研究所从事助理研究员工作。2018年8月入职苏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近年来一直致力于跨学科的生物信息学,力图发展新的计算方法和系统整合模型。已在Mol Biol Evol、Bioinformatics、J Mol Bio、Front Immunol等SCI源刊杂志以及顶级会议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面上基金1项,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1项,江苏省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1项。
科研项目 |
|
|
实验室团队结构合理、学科交叉,具有扎实的相关理论和实践基础。当前工作主要聚焦于人工智能技术在生物健康方面的应用,发展有效的数据整合和计算建模框架探索疾病的发生、变异机制。通过利用计算建模的优势,充分挖掘出生物大数据中蕴藏的生化功能的定量信息,快速构建出不同分析预测模型,进而为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全面安全的指导。目前,已开发的预测平台为全世界约600多个用户完成了约6100次预测任务。在此基础上,发展多方协作,便于数据收集以及功能验证的有效执行。 | |
|
|
|
|
|
近年参赛成果(指导老师)
|
权丽君,女,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苏州大学“优秀青年学者”。2017年于苏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获得工学博士学位。2014年~2016年在美国密歇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作为联合培养博士生从事科研助理工作。2017年9月到2018年8月任职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苏州系统医学研究所从事助理研究员工作。2018年8月入职苏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近年来一直致力于跨学科的生物信息学,力图发展新的计算方法和系统整合模型。已在Mol Biol Evol、Bioinformatics、J Mol Bio、Front Immunol等SCI源刊杂志以及顶级会议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面上基金1项,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1项,江苏省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1项。
科研项目 |
|
|
实验室团队结构合理、学科交叉,具有扎实的相关理论和实践基础。当前工作主要聚焦于人工智能技术在生物健康方面的应用,发展有效的数据整合和计算建模框架探索疾病的发生、变异机制。通过利用计算建模的优势,充分挖掘出生物大数据中蕴藏的生化功能的定量信息,快速构建出不同分析预测模型,进而为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全面安全的指导。目前,已开发的预测平台为全世界约600多个用户完成了约6100次预测任务。在此基础上,发展多方协作,便于数据收集以及功能验证的有效执行。 | |
|
|
|
|
|
近年参赛成果(指导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