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教授,江苏省级科技人才,苏州大学优秀青年学者,中国宇航学会高级会员,江苏省航空航天学会理事,苏州市航空航天学会青年科技托举人才,《宇航学报》英文版青年编委。博士毕业于美国德州农工大学航空航天工程专业,师从美国工程院院士 Robert E. Skelton,曾参与多个国家级深空探索项目。主要研究方向为结构控制,涵盖动态系统的设计、建模、仿真、控制及数值计算等领域,相关成果在航空、航天、机器人、洁净制造等领域已取得广泛应用。以第一/通讯作者在Mechanical Systems and Signal Processing, Engineering Structures, Nonlinear Dynamics等国际顶尖期刊和会议发表论文十余篇。曾获美国德州农工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杰出研究奖。相关成果入选苏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青年基金、江苏省产学研等多项科研/研发项目。
研究成果详见:
1.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Yuling-Shen-2
2. https://scholar.google.com/citations?user=06JHe-sAAAAJ&hl=en
关于研究方向、个人经历可参考以下学习强国报道:
1. https://www.xuexi.cn/local/normalTemplate.html?itemId=7152850911692952658
2. https://www.xuexi.cn/local/normalTemplate.html?itemId=2701678698209727552
课题组动态更新
14. 2025.07 祝贺研究生王文亮最新成果获发明专利授权
13. 2025.06 祝贺本科生团队施林轩、曹为治最新成果被2025 IEEE/RSJ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Robots and Systems (IROS 2025) 录用(机器人领域顶会,CAA-A类会议)
12. 2025.06 祝贺本科生团队施林轩、刘姝婳、胡文元、潘佳一、陈加豪、乔丹、鲍涵获苏州大学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产业命题赛道二等奖
11. 2025.05 祝贺本科生团队邵泽亿、刘恋、蒋佳辰获2025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H奖
10. 2025.05 祝贺研究生苏亮最新成果被第76届国际宇航大会 - 76th International Astronautical Congress (IAC 2025)录用(航空航天领域顶会)
9. 2025.04 祝贺本科生曹为治最新成果被第二十届全国非线性振动会议暨第十七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NVND 2025)录用(非线性动力学领域重要会议)
8. 2025.03 祝贺研究生张广涛获评苏州大学优秀研究生
7. 2025.01 祝贺研究生张广涛最新成果被Composite Stuctures录用(力学领域顶刊,中科院小类一区TOP)
6. 2024.12 祝贺本科生团队邵泽亿、蒋佳辰、石文杰获2024第五届全球校园人工智能算法大赛全国总决赛二等奖
5. 2024.12 祝贺本科生团队袁文杰、胡俊阳、施志新、李嘉雯、朱雨萌获苏州大学2024创新创业创业大赛二等奖
4. 2024.06 祝贺本科生团队赵俣鑫、程宇、全宇昊获2024iCAN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江浙赛区二等奖
3. 2024.04 祝贺本科生曹为治获2024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奖
2. 2024.03 祝贺本科生施林轩获苏州大学第二十六批大学生课外学术科研基金项目
1. 2023.12 祝贺本科生团队吴非、陈昊、巴瑶涵获2023第五届全球校园人工智能算法大赛全国总决赛二等奖
概述:多领域动态系统(机器人、航空航天、医疗器械等)的设计与控制研究
1. 从事数据驱动的系统辨识、仿真、控制,并应用于机器人、航空航天、生物工程、土木等相关领域。相关主要课程:现代控制理论,动力学,线性代数
研究方向简介:精确的模型对于控制设计、仿真预测、故障检测、性能评估、系统优化等方向具有重要指导作用。现实中许多物理系统过于复杂,或随着时间的推移材料和结构属性发生了变化,导致直接建模存在困难。系统辨识是基于观测数据对实际系统建立数学建模的方法,为机器人、土木、医疗器械、航空航天等行业的工程师提供了强大工具来捕捉、描述和预测复杂系统的动态行为。
2. 从事柔性机器人的设计与制造,并解决机器人、航空航天、生物工程、土木等相关领域问题。相关主要课程:理论力学,动力学,线性代数
研究方向简介:张拉整体结构是一种基于索和杆构成的网状结构,其中每个元素都单向受力,索承担张力,杆承受压力,具有轻质量、大范围变形、可调整刚度、易于驱动、控制能量低等特点。作为一种新兴的结构形式,张拉整体的建模和控制理论研究在近几年逐渐成熟,相关应用也出现在航空航天、生物工程、机器人、土木以及建筑等多个领域,并有望在未来解决多种工程和科学问题。
3. 运用机器学习方法理解物理规律,并解决工程优化问题。相关主要课程:机器学习,概率统计,线性代数
研究方向简介:在许多学科(如航空、航天、机械、结构、机器人等)中,基本工程任务如设计、建模、传感和控制等,最终都会转化为复杂的优化问题。这些问题涉及的物理过程通常是非线性和多尺度的,涵盖时间和空间维度,因此导致高维非凸优化问题。机器学习的核心在于通过数据建立模型。例如,训练神经网络本身就是一个高维非凸优化问题。随着数据量的增长和优化算法的改进,机器学习和数据驱动方法可用于更好地解决工程问题。
4. 计算机有限字长环境下的高效高精仿真计算方法。相关主要课程:数值分析,计算机硬件基础,微分方程
研究方向简介:仿真和控制是动态系统中的基本问题。其中,系统仿真和控制逻辑都在计算硬件上执行,其运算和变量存储均基于有限的字长,因此都受到有限字长效应的影响。由于计算机储存规则的限制,数值计算和存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引入舍入误差,造成计算结果不准确。通过构建合适的计算规则,实现有限字长环境下的高效率、高精度计算,可为系统仿真和控制提供有效支撑。
课题组招生信息
每年招收本科生(大二或大三)1-2名、研究生3名,从事机器人、结构、控制、航空、航天、医疗器械、数据驱动、机器学习等方向研究工作,提供项目选题、文献导读、课题推进、文章撰写与投稿发表等全方位科研训练。期待你有自驱能力(非常重要)、好奇心和快速学习能力。
此外,招收本科生若干参加各类竞赛活动。欢迎有意向的同学联系:沈宇凌,ylshen07@suda.edu.cn
注:课题组正在招收2026级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机械工程预推免硕士研究生,欢迎有力学、机械、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数据科学、控制、结构、土木、数学或相似学科背景的学生联系。
关于课题组研究方向、培养模式、学习氛围等问题,欢迎咨询任意一位课题组成员。
课题组成员
2024级研究生
1. 张广涛 (2829560112@qq.com)
-- 课题:AI赋能简支问题新解
-- 2024-2025苏州大学优秀研究生
-- 已发表论文:https://doi.org/10.1016/j.compstruct.2025.118923 (Composite Structures,力学领域顶刊)
2. 王文亮 (1607329816@qq.com)
-- 课题:空间/月火低重力模拟平台设计、控制与实现
-- 已授权发明专利一项
2025级研究生
1. 苏亮 (577651267@qq.com)
-- 课题:霍伯曼球拓扑优化设计
2. 彭洋 (2043705987@qq.com)
-- 课题:基于坐标转换的优化计算方法
2021级本科生
1. 曹为治 (695145757@qq.com)
-- 课题:张拉整体线性化方法
-- 已投稿论文:Synthesis of tensegrity linearization using model and data-based approaches (Applied Mathematical Modelling,动力学领域顶刊,Under Review)
2022级本科生
1. 施林轩 (952821856@qq.com)
-- 课题:有限字长下Markov参数生成方法
-- 已收录论文:Markov parameters generation for data-based modeling of tensegrity robots considering finite word-length effects (IROS 2025,机器人领域顶会)
2023级本科生
1. 张峰玮
--课题:仿生机器人设计与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