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博士毕业于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TUD)。之后在TUD进行博士后研究,在荷兰飞利浦研究院任研究科学家,以及在半导体照明联合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任项目总监。2016-2023年任中科院苏州医工所研究员。现任苏州大学教授。
研究领域主要包括数据驱动建模、控制与故障诊断,人工智能与生物医学工程的交叉应用,光学治疗与诊断,光源系统控制与色度学。在这些领域,已在期刊、会议论文集上发表SCI/EI论文、书籍章节等8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
近年来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苏州市基础研究专项等项目。
曾获评欧盟玛丽居里学者、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IFAC)理论论文奖、江苏省双创人才以及333高层次人才等奖项。
数据驱动建模、控制与故障诊断理论
人工智能与生物医学工程的交叉应用
光学治疗与诊断
光源系统设计、控制、与照明色度学
研究生招生方向:
方向一:复杂系统的数据驱动建模与控制,欢迎自动化、计算机、人工智能、机电等相关方向的研究生报考。
方向二:人工智能与生物医学工程的交叉应用,欢迎计算机、人工智能、生物医学工程等相关方向的研究生报考。
方向三:光源系统设计与控制、光诊疗装置研制,欢迎自动化、生物医学工程、应用光学、计算机、人工智能等相关方向的研究生报考。
方向四:光的生物学效应机理与量效分析和优化,欢迎自动化、生物医学工程、细胞与分子生物学等生物相关专业报考。
2009年博士毕业于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TUD)。之后在TUD进行博士后研究,在荷兰飞利浦研究院任研究科学家,以及在半导体照明联合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任项目总监。2016-2023年任中科院苏州医工所研究员。现任苏州大学教授。
研究领域主要包括数据驱动建模、控制与故障诊断,人工智能与生物医学工程的交叉应用,光学治疗与诊断,光源系统控制与色度学。在这些领域,已在期刊、会议论文集上发表SCI/EI论文、书籍章节等8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
近年来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苏州市基础研究专项等项目。
曾获评欧盟玛丽居里学者、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IFAC)理论论文奖、江苏省双创人才以及333高层次人才等奖项。
数据驱动建模、控制与故障诊断理论
人工智能与生物医学工程的交叉应用
光学治疗与诊断
光源系统设计、控制、与照明色度学
研究生招生方向:
方向一:复杂系统的数据驱动建模与控制,欢迎自动化、计算机、人工智能、机电等相关方向的研究生报考。
方向二:人工智能与生物医学工程的交叉应用,欢迎计算机、人工智能、生物医学工程等相关方向的研究生报考。
方向三:光源系统设计与控制、光诊疗装置研制,欢迎自动化、生物医学工程、应用光学、计算机、人工智能等相关方向的研究生报考。
方向四:光的生物学效应机理与量效分析和优化,欢迎自动化、生物医学工程、细胞与分子生物学等生物相关专业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