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春芳,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水产学会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第七批“六大人才高峰”人层次人才,就职于苏州大学。工作30多年来,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服务于产业发展,在淡水池塘养殖管理、非生物性病害防控、生态低碳养殖、水产动物营养生理、饲料蛋白源利用、水产养殖污染控制、湖泊富营养化治理等方面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研究成果在指导水产养殖实践和水域污染治理中取得了良好效果。(1)在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研究中,率先发现了饲料中SF对鱼类脂肪肝、绿肝、肠炎、肝胆综合症、出血病等疾病的诱导作用,揭示了诱导特征和机制,建立了鱼类脂肪肝、绿肝、肠炎、肝胆综合症、出血病的防控技术。(2)在鱼类糖脂代谢研究中,率先发现了高糖负荷导致肝糖元减少;证明了淡水水产动物对高脂饲料具有良好的利用性;排除了饲料脂肪水平与水产动物脂肪肝间的必然联系;阐明了磷脂、牛磺酸等物质改善水产动物生长与抗病力的效果和机制。(3)在水产动物饲料配方技术方面,率先研究指出高剂量时棉粕对水产动物生长的影响与豆粕相媲美;证明了棉酚对鱼类的抗营养作用不明显;揭示了豆粕中不同性质糖类对水产动物生理与健康的不良影响。(4)在池塘养殖技术方面,评估了池塘养殖中增氧的生态绩效,为养殖污染减排提供了可行且高效的途径;明确了水草光合作用引起的高pH胁迫是制约池塘河蟹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原因;研究指出虾青素是虾蟹的半必需营养素;率先研究发现农药残留是河蟹“水瘪子”症的重要诱因,除草剂污染是养殖池塘水草衰败、倒藻、亚硝酸盐持续升高的重要原因,创建了虾蟹池塘水草管护技术。(5)在养殖污染评估与减排技术研究方面,揭示了不同品种养殖池塘氮、磷收支概况,评估了不同水草的净化强度及不同尾水处理工艺对养殖尾水的净化效果,为池塘循环水养殖技术的实施与完善提供了有效借鉴;跟踪监测并掌握了不同涉渔水体水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重点解析了阳澄西湖鲢鳙控藻效应,研究成果为有关部门管理决策提供了依据。迄今为止,共发表论文200多篇,参与出版专著4部,获授权专利20多件,获省部级奖励4次。
中国水产学会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食品科学学会理事,苏州市水产学会副理事长等
(1)动物营养与饲料学
(2)水生生物学
(3)水产养殖学
(4)环境营养学
(5)食品安全学
(6)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2010年以来主持的项目主要有:
(1) 鱼类肝胆缩症的防控技术研究(Y2018-20),江苏省渔业科技类项目,2018.4-2020.12.
(2) 河蟹养殖环境生态绩效研究(JFRS-01)。江苏省现代渔业产业技术体系项目,2018.6-2020.12
(3) 非淀粉多糖对中华绒螯蟹肠道及围食膜功能的构效关系和作用机制(3127267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3.1-2016.12。
(4) 水产养殖与水环境治理共性技术试验示范及综合管理技术体系研究(2015BAD13B06),科技部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2015.1-2019.12.
(5) 青虾肥育饲料研发与示范推广(CX(15)1012-6),省财政厅农业自主创新项目,2015.1-2017.12。
(6) 池塘水质原位修复技术研究,六大人才高峰项目,江苏省政府,2011.1-2013.12。
(7) 环保型河蟹饲料产业化中试(JHB2011-49),江苏省教委成果转化项目,2011.9-2013.12。
(8) 池塘单体生态低碳高效养殖模式研究(PJ2011-63),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三新工程项目,2011.6-2013.12。
(9) 池塘养殖生态效应定量研究及污染控制技术开发J2009-12 ,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三新工程项目,2009.7-2-2012.12。
(10) 河蟹品质优化饲料的研究与开发SNG201337. 苏州市科技局,2013.1-2014.12.
(11) 太湖白虾良种选育与规模化繁育技术,苏州市科技局,2011.7-2013.12。
(12) 阳澄湖现代农业产业园环境污染控制与管理配套技术,苏州市环保局,2010.9-2011.12。
(13) 环境因子对池养河蟹品质影响的研究,相城区农业局,2013.1-2013.12。
(14) “淡水生态养殖模式构建及尾水循环利用技术研究” 环保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1.6-2013.12.
(15) “阳澄湖现代农业产业园环境污染控制与管理配套技术”,苏州市环保局,2010.9-2011.12。
(16) “河蟹专用绿色饲料开发”(SN201028),苏州市科技局,2010.7-2011.12。
(17) “环境友好型青鱼配合饲料产业化中试”,湖州市科技局,2009.1-2010.6。
(18) “环境友好型河蟹配合饲料开发”,湖州市科技局,2009.1-2010.6 5。
(19) “水产养殖污染治理的理论与技术研究”,苏州市科技局,2009.9-2011.12。
(20) “环境因子对池养河蟹品质影响的研究”,相城区农业局,2013.1-2013.12。
(21) “淡水生态养殖模式构建及尾水循环利用技术研究”,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2010.10-2013.10。
(22) “连片池塘应用综合技术培育培育出口大闸蟹”(SNG0805),苏州市科技局,2008.1-2010.1。
(23) “阳澄湖污染通量调查及增殖放流生态效应评估”,相城区农业局,2009.3-2011.12。
(24) “水苏糖和棉子糖对青鱼的生理影响”,挪威AquacultureProtein Centre,2008.1-2009.12。
(25) “微生态制剂在异育银鲫饲料中的应用”,上海三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010.7-2011.3. 20
所在研究团队教师队伍:
蔡春芳教授;
叶元土教授;
吴萍副教授;
王永玲副教授;
曹霞敏副教授;
成中芹副教授
学生队伍:
2022年9月在校博士研究生:姚仕彬,伍代勇;
2022年9月在校硕士研究生:史叶,胡鸿林,亢佳,何海龙。
承担的教学课程:
专业必修课《食品理化分析》;
专业必修课《食品安全导论》;
新生研讨课《饮食误区与食材鉴别》(又名食品安全与掺伪鉴别)。
承担的教改任务:
《食品理化分析》微课制作。
蔡春芳,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水产学会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第七批“六大人才高峰”人层次人才,就职于苏州大学。工作30多年来,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服务于产业发展,在淡水池塘养殖管理、非生物性病害防控、生态低碳养殖、水产动物营养生理、饲料蛋白源利用、水产养殖污染控制、湖泊富营养化治理等方面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研究成果在指导水产养殖实践和水域污染治理中取得了良好效果。(1)在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研究中,率先发现了饲料中SF对鱼类脂肪肝、绿肝、肠炎、肝胆综合症、出血病等疾病的诱导作用,揭示了诱导特征和机制,建立了鱼类脂肪肝、绿肝、肠炎、肝胆综合症、出血病的防控技术。(2)在鱼类糖脂代谢研究中,率先发现了高糖负荷导致肝糖元减少;证明了淡水水产动物对高脂饲料具有良好的利用性;排除了饲料脂肪水平与水产动物脂肪肝间的必然联系;阐明了磷脂、牛磺酸等物质改善水产动物生长与抗病力的效果和机制。(3)在水产动物饲料配方技术方面,率先研究指出高剂量时棉粕对水产动物生长的影响与豆粕相媲美;证明了棉酚对鱼类的抗营养作用不明显;揭示了豆粕中不同性质糖类对水产动物生理与健康的不良影响。(4)在池塘养殖技术方面,评估了池塘养殖中增氧的生态绩效,为养殖污染减排提供了可行且高效的途径;明确了水草光合作用引起的高pH胁迫是制约池塘河蟹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原因;研究指出虾青素是虾蟹的半必需营养素;率先研究发现农药残留是河蟹“水瘪子”症的重要诱因,除草剂污染是养殖池塘水草衰败、倒藻、亚硝酸盐持续升高的重要原因,创建了虾蟹池塘水草管护技术。(5)在养殖污染评估与减排技术研究方面,揭示了不同品种养殖池塘氮、磷收支概况,评估了不同水草的净化强度及不同尾水处理工艺对养殖尾水的净化效果,为池塘循环水养殖技术的实施与完善提供了有效借鉴;跟踪监测并掌握了不同涉渔水体水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重点解析了阳澄西湖鲢鳙控藻效应,研究成果为有关部门管理决策提供了依据。迄今为止,共发表论文200多篇,参与出版专著4部,获授权专利20多件,获省部级奖励4次。
中国水产学会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食品科学学会理事,苏州市水产学会副理事长等
(1)动物营养与饲料学
(2)水生生物学
(3)水产养殖学
(4)环境营养学
(5)食品安全学
(6)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2010年以来主持的项目主要有:
(1) 鱼类肝胆缩症的防控技术研究(Y2018-20),江苏省渔业科技类项目,2018.4-2020.12.
(2) 河蟹养殖环境生态绩效研究(JFRS-01)。江苏省现代渔业产业技术体系项目,2018.6-2020.12
(3) 非淀粉多糖对中华绒螯蟹肠道及围食膜功能的构效关系和作用机制(3127267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3.1-2016.12。
(4) 水产养殖与水环境治理共性技术试验示范及综合管理技术体系研究(2015BAD13B06),科技部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2015.1-2019.12.
(5) 青虾肥育饲料研发与示范推广(CX(15)1012-6),省财政厅农业自主创新项目,2015.1-2017.12。
(6) 池塘水质原位修复技术研究,六大人才高峰项目,江苏省政府,2011.1-2013.12。
(7) 环保型河蟹饲料产业化中试(JHB2011-49),江苏省教委成果转化项目,2011.9-2013.12。
(8) 池塘单体生态低碳高效养殖模式研究(PJ2011-63),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三新工程项目,2011.6-2013.12。
(9) 池塘养殖生态效应定量研究及污染控制技术开发J2009-12 ,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三新工程项目,2009.7-2-2012.12。
(10) 河蟹品质优化饲料的研究与开发SNG201337. 苏州市科技局,2013.1-2014.12.
(11) 太湖白虾良种选育与规模化繁育技术,苏州市科技局,2011.7-2013.12。
(12) 阳澄湖现代农业产业园环境污染控制与管理配套技术,苏州市环保局,2010.9-2011.12。
(13) 环境因子对池养河蟹品质影响的研究,相城区农业局,2013.1-2013.12。
(14) “淡水生态养殖模式构建及尾水循环利用技术研究” 环保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1.6-2013.12.
(15) “阳澄湖现代农业产业园环境污染控制与管理配套技术”,苏州市环保局,2010.9-2011.12。
(16) “河蟹专用绿色饲料开发”(SN201028),苏州市科技局,2010.7-2011.12。
(17) “环境友好型青鱼配合饲料产业化中试”,湖州市科技局,2009.1-2010.6。
(18) “环境友好型河蟹配合饲料开发”,湖州市科技局,2009.1-2010.6 5。
(19) “水产养殖污染治理的理论与技术研究”,苏州市科技局,2009.9-2011.12。
(20) “环境因子对池养河蟹品质影响的研究”,相城区农业局,2013.1-2013.12。
(21) “淡水生态养殖模式构建及尾水循环利用技术研究”,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2010.10-2013.10。
(22) “连片池塘应用综合技术培育培育出口大闸蟹”(SNG0805),苏州市科技局,2008.1-2010.1。
(23) “阳澄湖污染通量调查及增殖放流生态效应评估”,相城区农业局,2009.3-2011.12。
(24) “水苏糖和棉子糖对青鱼的生理影响”,挪威AquacultureProtein Centre,2008.1-2009.12。
(25) “微生态制剂在异育银鲫饲料中的应用”,上海三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010.7-2011.3. 20
所在研究团队教师队伍:
蔡春芳教授;
叶元土教授;
吴萍副教授;
王永玲副教授;
曹霞敏副教授;
成中芹副教授
学生队伍:
2022年9月在校博士研究生:姚仕彬,伍代勇;
2022年9月在校硕士研究生:史叶,胡鸿林,亢佳,何海龙。
承担的教学课程:
专业必修课《食品理化分析》;
专业必修课《食品安全导论》;
新生研讨课《饮食误区与食材鉴别》(又名食品安全与掺伪鉴别)。
承担的教改任务:
《食品理化分析》微课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