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博士,研究方向为车路协同与安全控制。任教以来,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对工作尽职尽责,关注学生健康成长,于2017、2019、2021、2024年度被评为苏州大学优秀教职工。
(1)教学方面:承担交通运输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智能交通系统》、《交通控制与管理》、《列车运行计算与分析》、《交通安全》等5门课程,荣获苏州大学首届“课程思政”教学竞赛二等奖,2016年被评为校级优秀指导老师,积极指导学生课外科研,2019年指导学生参加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荣获国家二等奖,2023年指导学生参加“维脉杯”第八届江苏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荣获二等奖,2024年指导学生参加“航大数据杯”第八届全国高校智能交通创新与创业大赛荣获过国家二等奖,指导学生参加江苏省研究生智慧交通运输科研创新实践大赛荣获省级一等奖,2025年指导学生参加第二十届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荣获国家二等奖。
(2)科研方面:主要研究方向为车路协同与安全控制、车辆智能辅助驾驶,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0项,主持国家级项目2项,科研成果多次用于参加智能车挑战赛,荣获2017年度中国智能车挑战赛智能辅助组领先奖(二等奖)、2019年度智能车挑战赛获最佳单项奖、2021年第29届智能交通世界大会创新大赛暨第二届“姑苏杯”青年智能交通创新技术应用大赛高校组二等奖、2020年第一届“华设杯”青年智能交通创新技术应用大赛江苏省优秀奖、2021年世界智能驾驶挑战赛-“华为MDC杯”极限挑战赛铜奖、2022年世界智能驾驶挑战赛-智能网联挑战赛铜奖,2024 IVISTA功能型无人车创新AI挑战赛特等奖、中国发明协会二等奖。
WTC世界交通运输大会技术委员会-运输规划学部委员;
北汽研究院外部专家;
江苏天一航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咨询专家;
智能交通(车路协同与安全控制)、智能车辆辅助驾驶。
工学博士,研究方向为车路协同与安全控制。任教以来,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对工作尽职尽责,关注学生健康成长,于2017、2019、2021、2024年度被评为苏州大学优秀教职工。
(1)教学方面:承担交通运输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智能交通系统》、《交通控制与管理》、《列车运行计算与分析》、《交通安全》等5门课程,荣获苏州大学首届“课程思政”教学竞赛二等奖,2016年被评为校级优秀指导老师,积极指导学生课外科研,2019年指导学生参加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荣获国家二等奖,2023年指导学生参加“维脉杯”第八届江苏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荣获二等奖,2024年指导学生参加“航大数据杯”第八届全国高校智能交通创新与创业大赛荣获过国家二等奖,指导学生参加江苏省研究生智慧交通运输科研创新实践大赛荣获省级一等奖,2025年指导学生参加第二十届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荣获国家二等奖。
(2)科研方面:主要研究方向为车路协同与安全控制、车辆智能辅助驾驶,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0项,主持国家级项目2项,科研成果多次用于参加智能车挑战赛,荣获2017年度中国智能车挑战赛智能辅助组领先奖(二等奖)、2019年度智能车挑战赛获最佳单项奖、2021年第29届智能交通世界大会创新大赛暨第二届“姑苏杯”青年智能交通创新技术应用大赛高校组二等奖、2020年第一届“华设杯”青年智能交通创新技术应用大赛江苏省优秀奖、2021年世界智能驾驶挑战赛-“华为MDC杯”极限挑战赛铜奖、2022年世界智能驾驶挑战赛-智能网联挑战赛铜奖,2024 IVISTA功能型无人车创新AI挑战赛特等奖、中国发明协会二等奖。
WTC世界交通运输大会技术委员会-运输规划学部委员;
北汽研究院外部专家;
江苏天一航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咨询专家;
智能交通(车路协同与安全控制)、智能车辆辅助驾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