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翔,男,198712月生,博士,教授,苏州大学轨道交通学院交通运输工程系党支部书记,江苏省科技副总(挂职苏州交投集团副总工)、苏州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曾挂职)。2010年于东南大学交通工程专业获学士学位,2015年于同济大学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获博士学位。20138月至20148月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赴美国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联合培养。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智能交通、动态交通仿真、基于数据驱动的交通状态短时预测、路侧激光雷达应用、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策略研究。围绕主要研究方向,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面上项目,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主持并参与横向课题20余项。

研究成果发表在《中国公路学报》、《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公路交通科技》、《城市轨道交通研究》、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IEEE Transactions on ITSIEEE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t Vehicles、IEEE Internet of Things Journal、IEEE Sensors Journal、IET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Transportation Research RecordPhysica A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等交通与人工智能方向的国内外学术期刊与会议上。

教学方面负责本科生课程《交通工程学》、《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交通运输仿真软件实践》。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竞赛,获得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3)全国银奖、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一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交通运输科技大赛二等项4项,中国大学生智能设计竞赛三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铜奖1项,江苏省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2,苏州大学挑战杯一等奖3项、三等奖3项。

担任《公路交通科技》(英文版)青年编委、中国公路学会自动驾驶工作委员会委员、世界交通运输大会(WTC)交通网络管理与控制/综合立体交通规划/车联网与自动驾驶技术委员会委员、苏州市综合交通运输学会专家、苏州市交通局专家库成员、苏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专家库成员、苏州市工业和信息领域专家库成员(方向:大数据)。

2015年获得同济佩昆交通人才基金;2016年获得《中国公路学报》优秀论文奖、苏州大学年度考评优秀人员;2017年被评为苏州大学学生“我最喜爱的老师”,2016年、2017年、2019年获得“轨道交通学院院长特别奖”;2020年参加第29届智能交通世界大会创新大赛,所在项目组(知行项目团队)荣获“世纪高通杯”交通位置大数据专题赛一等奖,以及总决赛最佳创意奖和三等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