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家友,男,河南信阳人,管理学博士,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档案与电子政务系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全国青年档案业务骨干,江苏省档案学会档案基础理论委员会委员,苏州大学优秀青年学者,苏州市档案学会会员。江苏省省委组织部第十五批科技镇长团成员,苏州工业园区高技能人才专家。
| 教务处 | 社会学院主页 | 教师常用链接 | 社会学院教师 |
| 研究生院 | 校历/校内通知 | 研究生管理系统 | 核心期刊/成果奖励 |
| 财务处/发票税号 | 办公自动化系统 | 本科毕业论文 | 社科处 |
| ORCID/百度学术 | 图书馆 | 苏大文档云 | 文科科研管理平台 |
《图书情报工作》(CSSCI)、《图书情报知识》(CSSCI)、《图书馆论坛》(CSSCI)、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Methods in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JCMSE,EI源刊)等期刊同行评审。
更新时间:2024年12月

通讯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苏州大学独墅湖校区二期文科综合楼4-5楼
邮编:215123
目前主要从事政府信息资源管理与大数据应用、档案内容挖掘与编研、数字人文、数据叙事、文旅融合与文化遗产等方面的研究。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
1、招收档案学硕士生和图书情报专业硕士,招生方向:档案内容挖掘、数字人文与数据叙事。
2、鼓励校内外学生从本科开始加入课题组,进行本硕一贯制陪伴训练与学习。
| 序号 | 项目名称 | 立项时间 | 结项时间 | 项目来源 | 项目编号 | 状态 | 资助金额(万) |
| 1 | 数智驱动的人机交互式方志编研及知识发现研究 | 2025年9月 | 国家社科基金 | 25BTQ052 | 在研/主持 | 20 | |
2 | 数智驱动的人机交互式方志编研及知识发现研究 | 2025年1月 | 苏州大学 | 25XM1002 | 在研/主持 | 3 | |
| 3 | 苏州市镇村志编纂研究 | 2024年3月 | 2024年12月 | 江苏方志办 | 23SFZC-06 | 在研/主持 | 自筹 |
| 4 |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研究》 | 2022年5月 | 苏州大学 | 在研/参与 | |||
| 5 | 《数字人文视角下“三言”运河民俗文化的挖掘与数字还原》 | 2022年5月 | 2024年5月 |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 结项/指导 | ||
| 6 | 档案学专业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机制研究——基于数据保全实践的探索 | 2022年1月 | 2023年12月 | 苏州大学 | 结项 | 0.8 | |
| 7 | 苏州“运河十景”文献资源挖掘与整理研究 | 2021年7月 | 2021年12月 | 大运河研究院 | 21SZDYH109 | 结项 | 2 |
| 8 | 苏州市轨道交通线网档案中心系统规划与设计研究 | 2020年10月 | 2023年12月 | 苏州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 SZZG01YJ1030001 | 结项/参与 | 48 |
| 9 | 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的江苏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研究 | 2020年6月 | 2022年6月 | 苏州大学 | 结项/主持 | 0.8 | |
| 10 | 留学人员档案管理研究 | 2019年10月 | 2022年12月 | 苏州市人才服务中心 | 结项/参与 | ||
| 11 | 面向数字人文的档案内容挖掘与知识发现研究 | 2019年6月 | 2023年6月 | 国家社科基金 | 19CTQ035 | 结项/主持 | 20 |
| 12 | 面向数字人文的档案内容管理研究 | 2019年6月 | 2021年6月 | 江苏省教育厅 | 2019SJA1228 | 结项/主持 | 1 |
| 13 | 服务于苏州文化继承与传播的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研究 | 2019年6月 | 2020年1月 | 苏州科技局 | 2019-B05 | 结项/参与 | 0.5 |
| 14 | 《基于虚拟现实(VR)与增强现实(AR)应用的图书馆角色定位与创新服务研究》 | 2018年5月 | 2020年5月 |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 201810285001 | 结项/指导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教学时数 | 开课学期 | 课程性质 | 备注 | ||
共计 | 讲授 | 实验 | ||||||
SOCW1045 | 管理学原理 | 3 | 54 | 54 | 0 | 1 | 学科基础课程 | |
ARCS2221 | 数据科学与数字人文导论 | 3 | 54 | 0 | 54 | 4 | 学科基础课程 | 2022-2023级第3学期72学时,2024级开始变更为第4学期,54学时 |
ARCS2313 | Python编程与AI基础 | 2 | 36 | 0 | 36 | 2 | 专业选修课程 | |
ARCS2225 | 档案学研究方法 | 2 | 36 | 36 | 6 | 专业选修课程 | ||
| ARCS2314 | AI档案编研实操 Archive Compilation Practice with AI | 2 | 36 | 0 | 36 | 7 | 专业选修课程 | |
| 企业竞争情报 | 2 | 36 | 36 | 6 | 专业选修课程 | 2022级截止 | ||
参编教材
[1]高俊宽. 信息检索[M]. 北京/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7.07.(第九章p344-391)
[2]高俊宽. 信息检索(第二版)[M]. 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021.04.(第一章p1-10,P304-319)
[3]徐芳. 信息咨询与服务[M]. 上海: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20.11.(第十章,P168-177)
[4]王芹. 十三五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 电子政务概论十讲[M]. 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 2022.10.(第七讲P149-172,第十讲P229-252)
[1]王新才,丁家友.公共信息资源共享的政策选择[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02-20(A07).
[2]丁家友.浅议大数据时代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J].武汉大学研究生学报,2013(03):166-172.
[3]Wang X ,Ding J . On innovation of Archive Management in Big Data Era[C]// COINFO . 2013.
[4]王新才,丁家友.复杂网络视角的档案学术语探讨[J].档案学研究,2013,(04):9-15.
[5]王新才,丁家友.大数据知识图谱:概念、特征、应用与影响[J].情报科学,2013,31(09):10-14+136.
[6]王新才,丁家友.复杂网络视角的国外政府信息资源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3,57(21):119-125+132.
[7]王海宁,丁家友.对国外个人数字存档实践的思考——以MyLifeBits为例[J].图书馆学研究,2014,(06):62-67.
[8]王新才,丁家友.中国目录学的继承与创新——第六届全国目录学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J].图书情报知识,2014,(03):4-7.
[9]聂云霞,丁家友.复杂网络视域下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研究脉络探析[J].信息资源管理学报,2014,4(03):45-53+87.
[10]王建新,丁家友.情景感知系统在智能图书馆中的应用研究[J].图书馆杂志,2015,34(07):64-69.
[12]丁家友.知识生态视野下档案学知识网络计量研究[D].武汉大学,2015.
[13]丁家友,聂云霞.数字档案资源生态安全的演进路线探析[J].档案学研究,2016,(02):93-100.
[14]丁家友.国家档案局9号令要点解读[J].无锡档案,2017,(02):13-15.
[15]蔡卓君,丁家友,王海宁.近年来国内外面向创新创业的信息资源保障政策分析[J].情报科学,2017,35(03):37-41.
[16]王海宁,丁家友,聂云霞.Digital/Data Curation的概念与翻译研究[J].图书馆杂志,2018,37(01):8-18.
[17]丁家友.大数据背景下的档案数据保全探析[J].档案学通讯,2019,(01):34-39.
[18]丁家友,韦子扬,邵华.我国档案职业市场网络调查研究[J].山西档案,2019,(06):99-112.
[19]许炜,李卓卓,丁家友.基于GIS的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城市空间分布和地理覆盖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9,63(24):17-24.
[20]丁家友,方鸣,冯洁.论档案内容管理的理论体系与技术路径[J].档案学研究,2020,(01):19-24.
[21]Jiayou Ding,Shuangshuang Yu,Haining Wang,Wei Xu,Zhuozhuo Li. Member structure and sharing behavior: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of CALIS online cataloging data in China[J]. The Journal of Academic Librarianship,2020,46(2).
[22]李卓卓,喻爽爽,丁家友,等.共享中心与地区差异:基于CALIS联机编目数据的社会网络分析[J].情报资料工作,2020,41(04):85-92.
[23]丁家友,李慧珺.面向数字人文的档案内容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J].山西档案,2020,(06):62-68+51.
[24]方鸣,丁家友,裴洋.文旅融合背景下的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研究——以苏州市为例[J].档案学通讯,2020,(06):54-60.
[25]丁家友,郭欣宜.面向公共图书馆残障群体服务的VR/AR技术应用[J].图书馆论坛,2021,41(10):60-68.
[26]苏州市人才服务中心档案研究课题组,丁家友,徐芳,等.留学人员档案管理制度及建档问题探讨——以苏州市人才服务中心为例[J].档案与建设,2021,(05):48-52+58.
[27]丁家友.苏州市轨道交通档案中心需求分析[R]2021.8.
[28]丁家友.苏州市轨道交通档案中心整体空间布局建议书[R]2021.8.
[29]丁家友.苏州市轨道交通档案系统总体架构及软硬件功能配置方案[R]2021.8.
[30]丁家友.国内轨道交通档案管理沿革及轨道交通档案馆发展趋势报告[R]2021.8.
[31]丁家友,唐馨雨.数字人文视角下的数据叙事及其应用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22,45(02):121-128.
[32]丁家友,周涵潇,张照余.数据安全与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解读与思考[J].档案与建设,2021,(09):12-15+11.
[33]丁家友,蔡卓君,杨家男.国家文化公园的档案基因与档案叙事[J].兰台世界,2022,(06):26-30.
[34]陈昱彤,丁家友.数据叙事的运行模型与关键问题[J].图书馆论坛,2023,43(04):109-119.
[35]周亚平,尤力俊,尹婷,丁家友.国内轨道交通管理团队研究[J].科技研究(河南科技报),2022,15:44-45.
[36]路靓,代慧婷,尹婷,丁家友.BIM系统应用中的档案管理规范与流程研究——以苏州轨道交通公司档案工作为例[J].机电兵船档案,2022,(06):84-88.
[37]邢晓岚,钟蕊徽,张盈,丁家友.国内轨道交通档案管理研究综述[J].兰台世界,2022,(12):90-93.
[38]丁家友,周涵潇.数字叙事视域下档案内容管理的发展趋势——档案数据资源生态圈的构建探索[J].档案学研究,2022,(06):80-85.
[39]丁家友,魏如连.开发利用好文献资源 讲好苏州“运河十景”故事 .苏州市委研究室《调研与参考》第1324期
[40]丁家友,蔡卓君.关于我市抢抓“东数西算”工程先机的建议.苏州市委研究室《调研与参考》第1333期
[41]丁家友,蔡卓君.加快推动我市分布式屋顶光伏建设的建议.苏州市委研究室《调研与参考》第1355期
[42]丁家友,柯永曶.抢抓“东数西算”机遇 推进数字经济发展.江苏宣传工作动态·社科基金成果专刊2022年第26期
[43]廖丽萍,丁家友,张照余.国内数据保全与网络存证产学研用调查[J].档案与建设,2023,(12):27-30.
[44]宗琦,丁家友,郭朗睿.长三角地区高校创新创业信息系统协同优化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23,(12):31-37.
[45]丁家友,廖丽萍,倪乐贤.数字人文视域下书条石档案开发利用研究[J].山西档案,2023,(06):25-33.
[46]丁家友,陈昱彤,张照余.档案数据保全产学研用协同发展模型与策略探析[J].档案学通讯,2024,(02):32-39.
[47]周文泓,丁家友,祁天娇,等.刍议数据要素化下的档案事业发展[J].档案与建设,2024,(07):32-36.
[48]柯永曶,丁家友,周涵潇.图博档(LAM)机构的融合基础设施转型:现实条件和变革方向[J/OL].图书馆论坛,1-10[2024-12-23].http://kns.cnki.net/kcms/detail/44.1306.G2.20240903.1512.006.html.
[49]王晨昊,丁家友,张照余.原生数字视频文件归档格式选择及转换研究[J].山西档案,2024,(09):132-143.
[50]柯永曶,刘凤,何丙秋,等.数据要素视角下的档案跨界合作:概念、机遇和路径[J].档案与建设,2024,(10):34-43.
丁家友,男,河南信阳人,管理学博士,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档案与电子政务系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全国青年档案业务骨干,江苏省档案学会档案基础理论委员会委员,苏州大学优秀青年学者,苏州市档案学会会员。江苏省省委组织部第十五批科技镇长团成员,苏州工业园区高技能人才专家。
| 教务处 | 社会学院主页 | 教师常用链接 | 社会学院教师 |
| 研究生院 | 校历/校内通知 | 研究生管理系统 | 核心期刊/成果奖励 |
| 财务处/发票税号 | 办公自动化系统 | 本科毕业论文 | 社科处 |
| ORCID/百度学术 | 图书馆 | 苏大文档云 | 文科科研管理平台 |
《图书情报工作》(CSSCI)、《图书情报知识》(CSSCI)、《图书馆论坛》(CSSCI)、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Methods in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JCMSE,EI源刊)等期刊同行评审。
更新时间:2024年12月

通讯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苏州大学独墅湖校区二期文科综合楼4-5楼
邮编:215123
目前主要从事政府信息资源管理与大数据应用、档案内容挖掘与编研、数字人文、数据叙事、文旅融合与文化遗产等方面的研究。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
1、招收档案学硕士生和图书情报专业硕士,招生方向:档案内容挖掘、数字人文与数据叙事。
2、鼓励校内外学生从本科开始加入课题组,进行本硕一贯制陪伴训练与学习。
| 序号 | 项目名称 | 立项时间 | 结项时间 | 项目来源 | 项目编号 | 状态 | 资助金额(万) |
| 1 | 数智驱动的人机交互式方志编研及知识发现研究 | 2025年9月 | 国家社科基金 | 25BTQ052 | 在研/主持 | 20 | |
2 | 数智驱动的人机交互式方志编研及知识发现研究 | 2025年1月 | 苏州大学 | 25XM1002 | 在研/主持 | 3 | |
| 3 | 苏州市镇村志编纂研究 | 2024年3月 | 2024年12月 | 江苏方志办 | 23SFZC-06 | 在研/主持 | 自筹 |
| 4 |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研究》 | 2022年5月 | 苏州大学 | 在研/参与 | |||
| 5 | 《数字人文视角下“三言”运河民俗文化的挖掘与数字还原》 | 2022年5月 | 2024年5月 |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 结项/指导 | ||
| 6 | 档案学专业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机制研究——基于数据保全实践的探索 | 2022年1月 | 2023年12月 | 苏州大学 | 结项 | 0.8 | |
| 7 | 苏州“运河十景”文献资源挖掘与整理研究 | 2021年7月 | 2021年12月 | 大运河研究院 | 21SZDYH109 | 结项 | 2 |
| 8 | 苏州市轨道交通线网档案中心系统规划与设计研究 | 2020年10月 | 2023年12月 | 苏州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 SZZG01YJ1030001 | 结项/参与 | 48 |
| 9 | 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的江苏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研究 | 2020年6月 | 2022年6月 | 苏州大学 | 结项/主持 | 0.8 | |
| 10 | 留学人员档案管理研究 | 2019年10月 | 2022年12月 | 苏州市人才服务中心 | 结项/参与 | ||
| 11 | 面向数字人文的档案内容挖掘与知识发现研究 | 2019年6月 | 2023年6月 | 国家社科基金 | 19CTQ035 | 结项/主持 | 20 |
| 12 | 面向数字人文的档案内容管理研究 | 2019年6月 | 2021年6月 | 江苏省教育厅 | 2019SJA1228 | 结项/主持 | 1 |
| 13 | 服务于苏州文化继承与传播的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研究 | 2019年6月 | 2020年1月 | 苏州科技局 | 2019-B05 | 结项/参与 | 0.5 |
| 14 | 《基于虚拟现实(VR)与增强现实(AR)应用的图书馆角色定位与创新服务研究》 | 2018年5月 | 2020年5月 |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 201810285001 | 结项/指导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教学时数 | 开课学期 | 课程性质 | 备注 | ||
共计 | 讲授 | 实验 | ||||||
SOCW1045 | 管理学原理 | 3 | 54 | 54 | 0 | 1 | 学科基础课程 | |
ARCS2221 | 数据科学与数字人文导论 | 3 | 54 | 0 | 54 | 4 | 学科基础课程 | 2022-2023级第3学期72学时,2024级开始变更为第4学期,54学时 |
ARCS2313 | Python编程与AI基础 | 2 | 36 | 0 | 36 | 2 | 专业选修课程 | |
ARCS2225 | 档案学研究方法 | 2 | 36 | 36 | 6 | 专业选修课程 | ||
| ARCS2314 | AI档案编研实操 Archive Compilation Practice with AI | 2 | 36 | 0 | 36 | 7 | 专业选修课程 | |
| 企业竞争情报 | 2 | 36 | 36 | 6 | 专业选修课程 | 2022级截止 | ||
参编教材
[1]高俊宽. 信息检索[M]. 北京/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7.07.(第九章p344-391)
[2]高俊宽. 信息检索(第二版)[M]. 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021.04.(第一章p1-10,P304-319)
[3]徐芳. 信息咨询与服务[M]. 上海: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20.11.(第十章,P168-177)
[4]王芹. 十三五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 电子政务概论十讲[M]. 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 2022.10.(第七讲P149-172,第十讲P229-252)
[1]王新才,丁家友.公共信息资源共享的政策选择[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02-20(A07).
[2]丁家友.浅议大数据时代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J].武汉大学研究生学报,2013(03):166-172.
[3]Wang X ,Ding J . On innovation of Archive Management in Big Data Era[C]// COINFO . 2013.
[4]王新才,丁家友.复杂网络视角的档案学术语探讨[J].档案学研究,2013,(04):9-15.
[5]王新才,丁家友.大数据知识图谱:概念、特征、应用与影响[J].情报科学,2013,31(09):10-14+136.
[6]王新才,丁家友.复杂网络视角的国外政府信息资源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3,57(21):119-125+132.
[7]王海宁,丁家友.对国外个人数字存档实践的思考——以MyLifeBits为例[J].图书馆学研究,2014,(06):62-67.
[8]王新才,丁家友.中国目录学的继承与创新——第六届全国目录学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J].图书情报知识,2014,(03):4-7.
[9]聂云霞,丁家友.复杂网络视域下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研究脉络探析[J].信息资源管理学报,2014,4(03):45-53+87.
[10]王建新,丁家友.情景感知系统在智能图书馆中的应用研究[J].图书馆杂志,2015,34(07):64-69.
[12]丁家友.知识生态视野下档案学知识网络计量研究[D].武汉大学,2015.
[13]丁家友,聂云霞.数字档案资源生态安全的演进路线探析[J].档案学研究,2016,(02):93-100.
[14]丁家友.国家档案局9号令要点解读[J].无锡档案,2017,(02):13-15.
[15]蔡卓君,丁家友,王海宁.近年来国内外面向创新创业的信息资源保障政策分析[J].情报科学,2017,35(03):37-41.
[16]王海宁,丁家友,聂云霞.Digital/Data Curation的概念与翻译研究[J].图书馆杂志,2018,37(01):8-18.
[17]丁家友.大数据背景下的档案数据保全探析[J].档案学通讯,2019,(01):34-39.
[18]丁家友,韦子扬,邵华.我国档案职业市场网络调查研究[J].山西档案,2019,(06):99-112.
[19]许炜,李卓卓,丁家友.基于GIS的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城市空间分布和地理覆盖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9,63(24):17-24.
[20]丁家友,方鸣,冯洁.论档案内容管理的理论体系与技术路径[J].档案学研究,2020,(01):19-24.
[21]Jiayou Ding,Shuangshuang Yu,Haining Wang,Wei Xu,Zhuozhuo Li. Member structure and sharing behavior: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of CALIS online cataloging data in China[J]. The Journal of Academic Librarianship,2020,46(2).
[22]李卓卓,喻爽爽,丁家友,等.共享中心与地区差异:基于CALIS联机编目数据的社会网络分析[J].情报资料工作,2020,41(04):85-92.
[23]丁家友,李慧珺.面向数字人文的档案内容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J].山西档案,2020,(06):62-68+51.
[24]方鸣,丁家友,裴洋.文旅融合背景下的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研究——以苏州市为例[J].档案学通讯,2020,(06):54-60.
[25]丁家友,郭欣宜.面向公共图书馆残障群体服务的VR/AR技术应用[J].图书馆论坛,2021,41(10):60-68.
[26]苏州市人才服务中心档案研究课题组,丁家友,徐芳,等.留学人员档案管理制度及建档问题探讨——以苏州市人才服务中心为例[J].档案与建设,2021,(05):48-52+58.
[27]丁家友.苏州市轨道交通档案中心需求分析[R]2021.8.
[28]丁家友.苏州市轨道交通档案中心整体空间布局建议书[R]2021.8.
[29]丁家友.苏州市轨道交通档案系统总体架构及软硬件功能配置方案[R]2021.8.
[30]丁家友.国内轨道交通档案管理沿革及轨道交通档案馆发展趋势报告[R]2021.8.
[31]丁家友,唐馨雨.数字人文视角下的数据叙事及其应用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22,45(02):121-128.
[32]丁家友,周涵潇,张照余.数据安全与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解读与思考[J].档案与建设,2021,(09):12-15+11.
[33]丁家友,蔡卓君,杨家男.国家文化公园的档案基因与档案叙事[J].兰台世界,2022,(06):26-30.
[34]陈昱彤,丁家友.数据叙事的运行模型与关键问题[J].图书馆论坛,2023,43(04):109-119.
[35]周亚平,尤力俊,尹婷,丁家友.国内轨道交通管理团队研究[J].科技研究(河南科技报),2022,15:44-45.
[36]路靓,代慧婷,尹婷,丁家友.BIM系统应用中的档案管理规范与流程研究——以苏州轨道交通公司档案工作为例[J].机电兵船档案,2022,(06):84-88.
[37]邢晓岚,钟蕊徽,张盈,丁家友.国内轨道交通档案管理研究综述[J].兰台世界,2022,(12):90-93.
[38]丁家友,周涵潇.数字叙事视域下档案内容管理的发展趋势——档案数据资源生态圈的构建探索[J].档案学研究,2022,(06):80-85.
[39]丁家友,魏如连.开发利用好文献资源 讲好苏州“运河十景”故事 .苏州市委研究室《调研与参考》第1324期
[40]丁家友,蔡卓君.关于我市抢抓“东数西算”工程先机的建议.苏州市委研究室《调研与参考》第1333期
[41]丁家友,蔡卓君.加快推动我市分布式屋顶光伏建设的建议.苏州市委研究室《调研与参考》第1355期
[42]丁家友,柯永曶.抢抓“东数西算”机遇 推进数字经济发展.江苏宣传工作动态·社科基金成果专刊2022年第26期
[43]廖丽萍,丁家友,张照余.国内数据保全与网络存证产学研用调查[J].档案与建设,2023,(12):27-30.
[44]宗琦,丁家友,郭朗睿.长三角地区高校创新创业信息系统协同优化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23,(12):31-37.
[45]丁家友,廖丽萍,倪乐贤.数字人文视域下书条石档案开发利用研究[J].山西档案,2023,(06):25-33.
[46]丁家友,陈昱彤,张照余.档案数据保全产学研用协同发展模型与策略探析[J].档案学通讯,2024,(02):32-39.
[47]周文泓,丁家友,祁天娇,等.刍议数据要素化下的档案事业发展[J].档案与建设,2024,(07):32-36.
[48]柯永曶,丁家友,周涵潇.图博档(LAM)机构的融合基础设施转型:现实条件和变革方向[J/OL].图书馆论坛,1-10[2024-12-23].http://kns.cnki.net/kcms/detail/44.1306.G2.20240903.1512.006.html.
[49]王晨昊,丁家友,张照余.原生数字视频文件归档格式选择及转换研究[J].山西档案,2024,(09):132-143.
[50]柯永曶,刘凤,何丙秋,等.数据要素视角下的档案跨界合作:概念、机遇和路径[J].档案与建设,2024,(10):34-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