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从事思想文化比较研究、东亚现代化比较、韩国经济文化,中国近现代思想史研究,近期主要从事日本城市化研究。出版学术专四部——《东亚现代化之路》(台湾出版)、《中国近代化思潮》、《国运十字路口的知识分子》、《日本近代城市发展研究》。在海内外发表学术论文七十余篇,出版译著数部——《中国人的精神》、《辜鸿铭论集》(皆与人合译,主译日文部分)。承担完成了多个省部级以及市厅级项目。业余爱好:美术、音乐、旅游、连环画收藏。
世界现代史(下)(大类基础课)
东亚现代化(专业选修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公选课)
史学理论讲座等。
1、《东亚现代化之路——改变东亚的历史巨人》,(台湾)传胜出版社,2000年版。
1、《中国近代化思潮——以东亚现代化为视角》,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国运十字路口的知识分子们》,苏州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3、《日本近代城市发展研究》,苏州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在国内外各种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七十余篇,翻译文章十余篇(日译文)。
代表论文:
思想文化类:
1、东亚文明的现代性[J].学习与探索,1998(03)
2、儒家思想的现代性[J].(台湾)中国文化月刊,1999(总229)
3、林语堂的文化观[J].(韩国)国际中国学研究,2003(06)
4、林语堂论儒释道与中国文化[J].苏州大学学报,2005(02).
5、论“新生活运动”的缘起[J].中国史研究,2002(总19).
6、张之洞的《劝学篇》辨析[J].(韩国)中国史研究,2010(总64)
7、张之洞的国学观,光明日报,2013年4月22日。
8、孙中山谈中西文化[J].江苏大学学报.2016(6)
现代化类:
1、李鸿章的近代化思想评析[J].社会科学家.1994(2)
2、大久保利通近代化思想评析[J].学术界.1994(6)
3、朴正熙的现代化思想[J].苏州大学学报.1998(3).
4、梁启超的“开明专制论”评析[J].社会科学辑刊.1999(2).
5、林则徐的近代化倾向剖析,《多维视野下的中国社会变迁》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8月。
6、大久保利通与李鸿章的近代化思想比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1995(2).
7、大久保利通、朴正熙、李光耀经济现代化思想比较[J].史学月刊.1999(1).
8、东亚模式的价值与缺陷[J].理论研究.2002(3)
9、韩国“新农村运动”与农村卫生福利事业的改善[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7(3).
10、“离农”与韩国农业的现状[J].苏州大学学报.2002(1).
11、日本政府两次民营化政策比较[J].长安大学学报.2007(4).
日本城市化类:
1、浅析近现代日本的城市化道路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国外社会科学.2013(2).
2、近代街区的防火改造与城市发展获益——以日本东京为例[J].上海城市管理. 2012(5).
3、东京市区第一个改造计划评析[J].城市问题.2013(1)
4、日本第一部《都市计划法》及其配套法令评析[J].国际城市规划. 2017(2)
5、近期日本的市镇合并及其问题[J].城市问题.2008(3)
6、以轻轨交通的建设促进城镇化——日本京阪神城市轻轨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J].城市.2013(2).
7、日本京阪神地区“私铁”的多种经营模式及其启示[J].上海城市管理.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