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读于苏州市第十中学,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苏州大学工业心理学研究所,苏州大学管理学院。
2003-2004年,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心理学系访问学者。
副教授,哲学博士。
心理学史
从事中国心理学史研究
《心理学史》、《教育心理学》、《领导心理学》、《青年心理学》。
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研究》,发论文《吕氏春秋》领导心理思想研究(《心理学报》,1999);《淮南子》人力管理心理思想研究(《心理科学》,1999);贞观统治集团管理心理思想初探(《心理科学》,2002)。主持翻译《组织行为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主编《管理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近年发表论文:
1.黄翼与中国儿童心理辅导的开拓[J]. 心理学报. 2009(02)
2.美国教育心理学在近代中国的传播和应用——中外学术交流的视角[J]. 学术交流. 2010(07)
3.民国时期心理卫生的理念和思想对教育学术的影响[J]. 社会科学战线. 2010(11)
4.丁瓒与心理分析的应用[J].中华医史杂志.2010,(5)
5.从收容到科学治疗:魏毓麟与北平精神病疗养院的创建[J].中华医史杂志.2013,(6)
6.丁瓒与抗战时期的心理健康教育[J].海峡教育研究.2014.(1)
就读于苏州市第十中学,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苏州大学工业心理学研究所,苏州大学管理学院。
2003-2004年,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心理学系访问学者。
副教授,哲学博士。
心理学史
从事中国心理学史研究
《心理学史》、《教育心理学》、《领导心理学》、《青年心理学》。
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研究》,发论文《吕氏春秋》领导心理思想研究(《心理学报》,1999);《淮南子》人力管理心理思想研究(《心理科学》,1999);贞观统治集团管理心理思想初探(《心理科学》,2002)。主持翻译《组织行为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主编《管理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近年发表论文:
1.黄翼与中国儿童心理辅导的开拓[J]. 心理学报. 2009(02)
2.美国教育心理学在近代中国的传播和应用——中外学术交流的视角[J]. 学术交流. 2010(07)
3.民国时期心理卫生的理念和思想对教育学术的影响[J]. 社会科学战线. 2010(11)
4.丁瓒与心理分析的应用[J].中华医史杂志.2010,(5)
5.从收容到科学治疗:魏毓麟与北平精神病疗养院的创建[J].中华医史杂志.2013,(6)
6.丁瓒与抗战时期的心理健康教育[J].海峡教育研究.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