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博士,苏州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在《高等教育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教育学报》、《教师教育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国教育学刊》、《教育研究与实验》、《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其中CSSCI期刊论文50余篇,出版个人学术著作《自我与现代性的教育危机》(2010)、《自然与自由——卢梭与现代性教育困境》(2012)、《爱弥儿与教育理想》(2014)、《自我的回归——大学教师自我认同的逻辑》(2019)。
致力于探索教育现代性危机的思想理路,寻求在古今对比中的真实的教育问题,思考走出现代性教育危机的可能性出路。重点研习教育哲学,教师教育理论与教育思想史。
个人社会兼职: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哲学研究分会理事
全国教育基本理论学术委员会委员曾任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分会理事;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与价值研究中心研究员;
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研究员;
南京师范大学协同创新中心兼职研究员
教育思想史、教师教育哲学、高等教育哲学
1.现代性境遇下师生关系的理论与实践,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课题,结项
2.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生存论研究,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课题,结项
3.大学青年教师自我认同的形成机理与推进策略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结项,等级良好
4.大学青年教师道德养成的时代困境及其出路研究,苏大后期资助项目,结项,等级良好
5.大学教师生命时间结构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在研
6.教育理论研究进展的逻辑与创新路径研究,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在研
17.我的老师金生鈜,思想理论教育,2010(18),独立;
18.无知铸就虚假的教育创新,教育科学研究,2011(9):33-35,独立;
2016年度
48.近代教育学思维的三次浪潮及其检视,高等教育研究,2016(1):1-14.独立;(人大复印资料资料《教育学》2016(6)全文转载).
49.教育哲学研究之说理,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16(1):97-105,独立;(《新华文摘》论点摘编).
50.何谓教育理论联系实践——一个现象学的探究,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16(3):383-389,独立;(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2016(8)全文转载)
51.何谓“教育即引导”,教育科学研究,2016(5):31-36,独立;
52.无畏的中国教育学自觉之批判,现代大学教育,2016(6):30-34,独立;
2017年度
53.想象力与儿童精神世界的濡养,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7(1):34-41,独立;(人大复印资料《幼儿教育导读》2017(1)全文转载)
54.道德教育必须坚守教育性,现代大学教育,2017(2):1-6, 独立;(《新华文摘》2017(15)论点摘编)
55.好孩子:一个被遗忘的道德之隐忧,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1):91-99, 独立,(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文摘》2017(1)主体转载)
56.责任激增的道德担忧,中国德育,2017(19):3-6,独立;
57.洞穴隐喻与教师存在之迷思,当代教师教育,2017(1):34-40.,独立;
58.教师专业发展亟需返璞归真,教育学术月刊,2017(2):84-88,第一作者.
2018年度
59.Pedagogue的意涵与教师存在的沉沦,教师发展研究,2018(1),独立;(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转载2018(4))
60. 教育哲学之学科认同危机及自我启蒙,高等教育研究,2018(5),独立;(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全文转载2018(9))
61. 论教师发展的本真性追求,南京社会科学,2018(7),独立;
62. 培育自识:教育悖谬的想象及其意涵,教育研究与实验,2018(4),独立;
63. 何谓学科:一个整体性的考量,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4),独立;
2019年度
64. 为什么道德教育要照料灵魂?——《斐多》的教育释义,现代大学教育,2019(1),独立;
65. “追求卓越”的教育隐忧及理性化解,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3),独立;
66. 学术研究之古典意蕴:自我照看的崇高追求,高等教育研究,2019(9),独立;
67.论学术研究作为一种精神性的自我观照,学术界,2019(11),独立;
68.想象式同情及其培育,中国教育学刊,2019(12),独立;
教育学博士,苏州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在《高等教育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教育学报》、《教师教育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国教育学刊》、《教育研究与实验》、《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其中CSSCI期刊论文50余篇,出版个人学术著作《自我与现代性的教育危机》(2010)、《自然与自由——卢梭与现代性教育困境》(2012)、《爱弥儿与教育理想》(2014)、《自我的回归——大学教师自我认同的逻辑》(2019)。
致力于探索教育现代性危机的思想理路,寻求在古今对比中的真实的教育问题,思考走出现代性教育危机的可能性出路。重点研习教育哲学,教师教育理论与教育思想史。
个人社会兼职: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哲学研究分会理事
全国教育基本理论学术委员会委员曾任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分会理事;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与价值研究中心研究员;
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研究员;
南京师范大学协同创新中心兼职研究员
教育思想史、教师教育哲学、高等教育哲学
1.现代性境遇下师生关系的理论与实践,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课题,结项
2.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生存论研究,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课题,结项
3.大学青年教师自我认同的形成机理与推进策略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结项,等级良好
4.大学青年教师道德养成的时代困境及其出路研究,苏大后期资助项目,结项,等级良好
5.大学教师生命时间结构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在研
6.教育理论研究进展的逻辑与创新路径研究,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在研
17.我的老师金生鈜,思想理论教育,2010(18),独立;
18.无知铸就虚假的教育创新,教育科学研究,2011(9):33-35,独立;
2016年度
48.近代教育学思维的三次浪潮及其检视,高等教育研究,2016(1):1-14.独立;(人大复印资料资料《教育学》2016(6)全文转载).
49.教育哲学研究之说理,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16(1):97-105,独立;(《新华文摘》论点摘编).
50.何谓教育理论联系实践——一个现象学的探究,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16(3):383-389,独立;(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2016(8)全文转载)
51.何谓“教育即引导”,教育科学研究,2016(5):31-36,独立;
52.无畏的中国教育学自觉之批判,现代大学教育,2016(6):30-34,独立;
2017年度
53.想象力与儿童精神世界的濡养,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7(1):34-41,独立;(人大复印资料《幼儿教育导读》2017(1)全文转载)
54.道德教育必须坚守教育性,现代大学教育,2017(2):1-6, 独立;(《新华文摘》2017(15)论点摘编)
55.好孩子:一个被遗忘的道德之隐忧,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1):91-99, 独立,(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文摘》2017(1)主体转载)
56.责任激增的道德担忧,中国德育,2017(19):3-6,独立;
57.洞穴隐喻与教师存在之迷思,当代教师教育,2017(1):34-40.,独立;
58.教师专业发展亟需返璞归真,教育学术月刊,2017(2):84-88,第一作者.
2018年度
59.Pedagogue的意涵与教师存在的沉沦,教师发展研究,2018(1),独立;(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转载2018(4))
60. 教育哲学之学科认同危机及自我启蒙,高等教育研究,2018(5),独立;(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全文转载2018(9))
61. 论教师发展的本真性追求,南京社会科学,2018(7),独立;
62. 培育自识:教育悖谬的想象及其意涵,教育研究与实验,2018(4),独立;
63. 何谓学科:一个整体性的考量,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4),独立;
2019年度
64. 为什么道德教育要照料灵魂?——《斐多》的教育释义,现代大学教育,2019(1),独立;
65. “追求卓越”的教育隐忧及理性化解,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3),独立;
66. 学术研究之古典意蕴:自我照看的崇高追求,高等教育研究,2019(9),独立;
67.论学术研究作为一种精神性的自我观照,学术界,2019(11),独立;
68.想象式同情及其培育,中国教育学刊,2019(12),独立;